【导读】当今物联网成为“时尚”!物联网真的很热,从其概念被大多数人知道,到国家拟出台《物联网发展规划》,将其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考虑,仅仅用了不到两年时间;行业、媒体等对“物联网”的各种说法更是一浪高过一浪。而近日,物联网又荣登全国高校申报设立的140个本科新专业名单。在这份由教育部向社会公布的名单中,“物联网工程”专业不仅榜上有名,而且已敲定将于2011年开始招收新生。物联网成时尚  其实,此事仅仅是“物联网热”的冰山一角。物联网概念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备受关注。  谈起物联网,每个与之相关的人都会精神振奋地告诉你: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之后信息技术的又一场革命,它将深刻地改变生活、重塑产业。而让他们兴奋的原因,就在于物联网所描绘的智能生活、智慧城市的美妙图景,更在于其展示的数万亿元级的市场发展空间!  而在追逐物联网热潮的过程中,政府表现出了最为积极的态度和热情。自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视察无锡,提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在无锡加快建立中国的‘感知中国’中心。”此后,物联网迅速以燎原之势在神州大地蔓延开来。各部委忙着制定中央政策,欲统一推进中国物联网发展,地方政府也纷纷上马物联网项目,建立物联网中心,发展物联网产业,试图抢占物联网制高点。甚至于各类大会小会都会提及物联网,好像谁不说物联网就“out”了。  除近日获批的重庆物联网产业基地外,上海物联网中心也已经开始建设。而作为物联网“发祥地”的江苏无锡,更是来势汹汹。据悉,截止到今年6月,无锡市共签约物联网项目125个,总投资98亿元,包括物联网专业园区建设、研发机构、项目开发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目前,无锡有物联网公司200多家,已初步形成了物联网人才和项目在无锡的集聚发展态势。此外,北京、福州、深圳、广州、昆山、成都、杭州等城市,也都加快了物联网发展的布局。上个月,工信部网站发布消息称,物联网已被正式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同时,工信部也已将物联网规划纳入“十二五”专题规划,正在积极研究推进。  同样火热的还有资本市场。目前,物联网概念在国内资本市场风起云涌,可以说,只要沾上“物联网”概念,就会一飞冲天——股票纷纷飙升。就在物联网纳入“十二五”规划消息传出当天,A股市场大盘低迷的同时,物联网概念股却逆势走强。包打天下无处不在  然而,伴随着物联网热潮的迅速蔓延,质疑声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如今物联网成了个筐,什么都可以装!”这是一位网友发出的感慨,虽然有些极端,但也不无道理。  据该网友称,近期有消息说江苏无锡的物联网已经开始开进县里了——“智慧江阴”计划借助物联网的东风,正在加速进程。不过在仔细看了相关报道后,他发现,“智慧江阴”物联网应用真成了一个“筐”。因为按照智慧江阴规划,要做的事情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政府目录交换体系平台建设;电子政务内网和政府网站集群建设;呼叫中心、数据中心、灾备中心;四大基础数据库应用拓展;数字城管、数字环保、数字档案、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教学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当然,只做这些,肯定不能算是物联网,所以根据要求,“金卡工程”被纳入这个体系中。把向市民发放医保卡和农保卡的项目列入其中,按照某种定义,自然就是物联网项目。  对此,该网友调侃说,这个模式值得运营商学习,“精髓”在于它把物联网当成了一个筐,电子政务、IT应用、医疗医保等等都可以算物联网,自然也就可以借上东风。  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就强调,要规范物联网的产业界定问题。看来,随着地方政府大举抢占物联网高地的“战争”愈演愈烈,这个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对于物联网这种“包打天下、无所不网”的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联通科技委主任刘 韵洁就表现出了担忧。他认为,物联网的应用领域覆盖到各个角落、各个领域,可以用“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来形容,但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还应关注重点,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刘韵洁认为,目前物联网发展要“去虚火,练真功”,“我们应该正视物联网面临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踏踏实实地去做工作。”  而物联网“虚火”,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物联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邬贺铨看来,包含了六个方面,即物联网国内比国外热、政府比市场热、产业比应用热、股市比投资热,教育比科研热、硬件比软件热。  而在应用方面,我国目前物联网技术主要由政府采购,用于交通管理、健康医疗、市政管理等公共服务领域,而且多数依托于科研项目的示范应用。对此,邬贺铨认为,政府推动,让物联网产业拥有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要加快物联网的推进,还须通过政府投资示范工程,带动行业广泛应用,让物联网发展真正获得商业驱动力,而不是完全依赖于行政强制力。瓶颈亟待打破  的确,物联网一直以来在安全、关键技术、产业发展、商业模式、标准及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等诸多方面遭到了各方质疑。同时,中国物联网产业相对比较落后,也是不争的事实。  奚国华也曾公开表示,我国物联网发展还存在五大瓶颈:一是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但产业化能力不高,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优势;二是核心关键技术有待突破,在传感器、芯片、关键设备制造、智能通信与控制、海量数据处理等核心技术上,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三是标准比较分散、体系还不完善,在国际上面临标识等关键资源和核心标准的竞争;四是物联网应用的规模和领域比较小,没有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应用成本较高;五是物联网承载大量的国家经济社会活动和战略性资源,因而面临巨大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挑战。  物联网作为一个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那么,我国应该如何理性发展物联网  对此,刘韵洁指出,目前应抓紧以下几项工作:首先,国家应该在政策领域对物联网的发展作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其次,在科研领域,要突破感知端产业的瓶颈,同时发展物联网相关终端和设备。第三,物联网相关软件和信息服务。第四,要发展物联网基础支撑产业。  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电子董事局主席邓中翰院士从物联网的核心价值角度,认为只有突出其智能服务的特征,才能建立起一个强大的物联网产业。“物联网作为网络扩展的一种延伸,它的智能功能将给我们带来价值,这就要求在终端和网络平台两方面都要加强智能化。特别要强调终端的智能化,这就要求芯片集成通讯感知智能化信息处理等功能于一体,现在新兴的SOC芯片需求将会越来越高。”邓中翰强调。  对于目前国内研究物联网机构数量众多,但与应用需求相差较远,缺乏大规模工程实践牵引,重复性工作居多,基础和核心技术仍需加大投入的问题,中国科学院物联网专家赵壮建议,各地方政府应该根据自己的产业优点和地域特色,由政府推动一些示范项目,打造具有物联网明显特征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形成上下游集聚,进而产生带动示范作用。前景广阔  虽然困难重重,但物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趋势,其市场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而在推进物联网发展方面,我们也已经看到了一些积极的举措和成绩。  据记者了解,由包括国标委、工信部在内的11个部委下属19个标准工作组组成的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已经筹建,未来将共推物联网发展。国家发改委已于今年1月委托中国工程院启动了我国物联网发展战略规划的研究,涵盖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物流、环境和安全检测、国防军事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行业。  与此同时,国家积极推进“三网融合”,也将促进物联网走向商业化应用。  而奚国华对物联网发展,也提出了相关建议:“一是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引导;二是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三是加快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四是积极引导行业示范应用,要选择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积极开展物联网行业示范应用,积累技术发展、产业应用、经营管理、政策实施等方面的经验;五是高度重视物联网发展带来的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