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DongHua 之品牌自定位收录关键词:擎朗智能   机器人   供应链   机器视觉  深度学习 】
  
  擎朗智能:2024年加速跑,迭代创新、智创未来
  
  引言
  
  近日,《上海证券报》对擎朗智能进行了专题报道,擎朗智能洞察市场,2023年海外销售市场持续增长,在过去一年,公司还陆续推出4款重磅新品,彰显擎朗智能强大的自主科研推新能力。
  
  《上海证券报》作为新华通讯社重点报刊,是新中国第一张以提供金融证券专业资讯的财经日报,创刊于1991年。
  
  2024年2月5日,新春佳节临近,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金桥工业园区的擎朗智能机器人实验大楼里,仍是一派忙碌景象。一边,工程师正在为餐厅酒店类服务机器人进行系统升级调试;另一边,一群“00后”工程师正在研发更适应无菌环境、可实现精密操作的医疗机器人。
  
  “技以载道,迭代创新。”作为商用服务机器人行业开创者,擎朗智能的创始人李通表示,唯有不断创新,才能智创未来,2024年更要加速跑。
  
  洞察市场,2023年海外销售市场持续增长
  
  2010年,凭着对机器人的喜爱,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李通心怀“以智能机器人为核心,为各行业提供机器人+技术赋能”的愿景,创办了擎朗智能。
  
  经过自研核心技术、自建供应链,2016年,擎朗智能第一台稳定运行的商用服务机器人“花生”诞生,正式开启智能配送机器人时代。2018年,擎朗智能获得海底捞认可并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建立了全球首家海底捞智慧火锅餐厅,擎朗智能开创的餐饮配送机器人品类走入大众视野,打破行业对服务机器人的固有认知。
  
  目前,擎朗智能的业务也逐渐覆盖至酒店、医疗康养、工厂、商超、机场等行业场景。2021年擎朗捕捉时机,布局海外市场,并迅速扩张。
  
 
  
  如今,擎朗智能在国内市场保持领先优势的基础上,全球业务布局已稳步向前,并日趋火热。
  
  据近两年的IDC数据报告,擎朗智能牢牢占据餐饮服务机器人龙头位置并且优势进一步扩大。
  
  擎朗机器人已进入超60个国家/地区,覆盖全球超600座城市,海外营收已超过国内。其中日本市场表现尤为亮眼,据统计2023年的出货量位列行业第一。
  
  与此同时,公司全球的整体业绩也呈持续增速态势,仅酒店业务收入相较2022年增速达244%。
  
  破浪远航,让世界看见“中国智造”
  
  商业化成功的关键,离不开产品的过硬品质,企业唯有“修炼好内功”,方能走得长远。
  
  擎朗智能创立10余年间,紧随自身战略目标,已搭建丰富且专业的产品矩阵,涵盖餐饮机器人、酒店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及工业机器人等品类,并均已实现商业场景应用,有效推动产品的市场渗透率及行业覆盖率。特别是在自主研发商用服务机器人全链路技术方面,涵盖了从预测决策、态势感知到运动控制等多个关键领域,目前公司申请知识产权已达千项。
  
  
  
  2023年,公司还陆续推出4款重磅新品,分别应用于配送与清洁领域。
  
  首先是明星产品——多功能配送机器人T10。T10深度融合了AI机器视觉、深度学习、VSlam智能定位、运动控制等技术,突破商业服务机器人的行业标准,完美兼顾窄道通行与大送餐量,并实现了机器人头部可上下、左右自然转动的人机交互体验。
  
  高效配送机器人T9 Pro则以自取餐闭环检测为亮点,主打便利性;远距离安全配送机器人T3则拥有超大容量、自动舱门、自主乘梯、内舱消毒等适配功能。
  
  另一款受人关注的新品是超能清洁机器人C30。C30有四大基础清洁功能,单次清洁面积不低于1500平方米,以专业清洁、便携易用、智能灵巧、云端管理为重要特性。
  
 
  
  李通表示,新品的推出彰显擎朗智能强大的自主科研推新能力和对产品精雕细琢的品质精神。机器人领域深耕十余年的擎朗智能,不仅在打响自身品牌,更在进军海外市场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据IFR国际机器人联盟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全球机器人将以20%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610亿美元的规模。其中,服务机器人将以最高24.6%的增长率达到900亿美元的规模,届时将占据机器人市场的最大份额。
  
  全文转自:上海证券报
  
  关于擎朗智能
  
  擎朗智能(KEENON Robotics)成立于2010年,总部坐落上海,致力于为全球企业提供商用服务机器人产品和完整解决方案,业务覆盖餐饮、酒店、医疗康养、工厂、商超、机场等场景。
  
  擎朗智能以AI技术为驱动,构建了从算法、数据、场景的学习迭代闭环;自主研发从智能感知、多传感器融合SLAM、机器人运动控制、多模态人机交互,云端大脑等智能机器人全链路技术栈;布局服务行业,提供商用服务场景的机器人解决方案,实现服务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目前擎朗智能业务遍布全国500多个城市,并在美国洛杉矶、德国杜塞尔多夫、日本东京、韩国首尔、阿联酋迪拜、中国香港等地设有主要海外分支机构;全球业务覆盖600多个城市及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