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余万名大学生走进军营,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履行自己作为一名青年的光荣义务。在他们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做了和他们一样的选择,把青春和激情泼洒在训练场上。从多彩校园到绿色军营,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收获了些什么?在此,编辑部特别约请了以下这组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有的已经重回校园继续学业,有的还在军营中摔打。希望他们的故事和讲述,能带给刚刚进入部队的大学生士兵一点思考和启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四在读,今年从二炮某部退伍。

  从京华烟云到彩云之南

  周力

  2007年秋,看到征兵广告,我忽然知道原来我也可以当兵。跃马扬鞭引吭而歌的戎马生活,便开始在我心中闪现,那个从小就有的绿色的梦又开始萦绕在我的脑中。我崇尚军人的沉着坚毅,崇尚军人的英勇无畏,崇尚军人可以为身后的千万人民甘愿奉献自己仅有一次的生命,我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一列绿色的军列把我从京华烟云带到了彩云之南,汽车又把我们带到了第二炮兵某部。昨天还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控制专业大四的学生,沉浸于青春飞扬无拘无束的象牙塔中,转眼已经进入行列有矩方圆分明的军人世界。一切都像是做梦,接我们的老兵给我们唱起了一首叫《小路》的歌,苍凉优美。初生的太阳透过山间的朝雾,映出他秦俑般深情的影廓。我泪如雨下,这里便是我的云梦泽啊。我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选择便不再有任何悔意,纵使充满艰辛坎坷依然一路向前。

  当梦想照进现实。军营便露出他严酷无情甚至可以说是铁血的一面,每天充斥的都是严格的纪律、艰苦的训练、清苦的生活、班长的训斥,每天清晨5点起床叠被子;6点半跑一个3公里;早饭是面条馒头稀饭;然后又是2公里,队列训练一直到11点50结束;12点午饭;之后是叠一中午被子;下午队列训练、4点搞体能训练,5公里越野、俯卧撑、鸭子步、单杠等等;6点晚饭;7点看新闻是我们最盼望的,9点又开始搞体能训练,最少是跑3个100米;10点熄灯后再加班搞到夜里11、12点;躺下后还要时不时紧急集合……呵呵,日复一日,每周都盼望能给远方的她打个电话,却经常没有机会。那3个月是在肉体、精神强烈的痛苦和燃烧的激情中度过的,我的体重减了30斤,肋骨都凸显出来了,可两眼却越来越有神。

  新兵生活结束时,我觉得我已经不太像原来的我了。班长却告诉我:“小子,总算有个兵样了。”

  新兵下连后我做了通信兵,学习指挥控制专业。虽然我心里有不能直接接触到导弹的遗憾,但我还是很兴奋,因为我有个大哥,曾经在陆军当通信兵,我亲眼见过他只用5秒钟就爬上了电线杆。两年过后,说不定我也能和他一样飞檐走壁。

  后来我才发现随着军队的现代化,我面对的已经是自动化指挥平台而不是电线杆,而这对我来说虽不能说发挥所长,但绝对不是难事。但是一系列的“难事”却接踵而来。我不断地“被优秀”“被参赛”“被主持”。潜力,也不断地被激发。

  在大学的时候,我每当遇到困难挫折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躲避,直至避无可避时才去面对。我有时是比较脆弱的,自我的控制力、调节力都比较差,更不用说敢打敢拼的勇气了。来到部队后,一切都变得那样直接、那样得充满了“压迫”。训练不行,领导不会给你缓冲,只有一个字——“练”。正如部队的那句话“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这是一句不老的誓言。

  刚到部队时,我体质比较差,5公里的长跑更是没有信心跑完,每一次我都会找借口避开。后来连长发现了,不管我有怎样的理由,队长冷酷的表情都表明我非跑不可,没办法只有去面对了。我抱着慢慢跑的心态,可是队长却看破了我的心机,紧跟在我的后面不停地追赶我。我的肚子疼起来了,但是队长却一点也不理会,慢下来了他就从后面推着我跑,根本不给我喘息的机会。那次,我觉得好像是经过了一个世纪才到达了终点。从那以后,我都能咬紧牙关坚持到底。久而久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能坚强地面对,都能以无穷的斗志去战胜它,因此我出色地完成了各种艰巨的任务。

  毕业于华东交通大学,现为北京军区某高炮旅战士。

为了心中那个梦

  明帅口述 刘会宾 张圣涛整理


  2005年,我高中毕业,怀揣着“博士梦”考入了华东交通大学。2008年,征兵宣传队来到了我们学校。“腹有诗书,胸有韬略;文章传世,疆场建功”,“携笔从戎,促中华崛起;

  戍边守礁,护万里疆土!”看着眼前的一幅幅红色标语,我热血沸腾,并第一个上交了志愿服兵役申请书。2008年12月,当我穿着肥大的军装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前来送行的同学和老师问的还是同一句话:为什么当兵?

  我的回答很简单:“男儿有志挥金戈!”

  从此,大学校园里不再有我的歌声,绿色军营里却多了一个会唱歌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