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

因为算法推荐,互联网平台越来越能抓住用户的心,帮助人们更加方便、精准地获取信息,也牢牢吸引了用户的注意力。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基于算法的个性化内容推送已占整个互联网信息内容分发的70%左右。算法推荐逐渐成为各平台“基本操作”的同时,诸如低俗劣质信息精准推送、“大数据杀熟”等乱象也凸显出来。

互联网平台越来越“懂”用户了吗?

这些平台的自动推荐功能,运用了一种叫算法推荐的技术。这是一种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和过滤机制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完成信息内容与用户精准匹配的技术。

互联网平台变得越来越“懂”用户,在极大方便用户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容易引发一些用户尤其是青少年不同程度的沉迷问题。

从去年5月底开始,全国主要网络短视频平台中推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在“青少年模式”下,大多数平台主要推送教育类、知识类等有益内容。但是,在缺乏监护人照管监督的情况下,防沉迷系统效果容易打折扣。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邱泽奇对记者表示,对自我的偏好是人类认知偏好的一部分,“偏好”阅读可能加速形成“信息茧房”效应和“情绪传染”效应,前者易导致视野局限,后者易使个人情绪受他人感染。

今年“双11”期间,北京消费者韩女士发现,她通过某App预订一家酒店,“同一时间,不同手机”预订,价格相差约1000元。

“算法”是中性的,问题出在人身上

从2012年起,互联网平台今日头条在业内较早将算法推荐系统应用到资讯领域的产品中,实现了系统的自动学习推荐。据今日头条算法架构师曹欢欢介绍,推荐系统综合考量内容特征、用户特征、环境特征等因素进行决策。例如,环境特征包括上班期间、上班路上、下班休息等不同场景下用户的兴趣偏好信息。

不过,在头部互联网平台切实严格自律的同时,仍有一些采编流程不规范、管理不严的网络社交媒体、新闻客户端在业务导向上走偏了。主要表现在:

——增加用户权益保护难度。一些算法推荐的内容过度强化用户偏好,影响了用户对于信息内容的自主选择权,加剧“信息茧房”效应,极易造成个体与社会的隔离,缺乏对当下国情世情的深刻认识和判断。由于依托于用户浏览记录等数据,算法推荐若设计不当,还可能侵犯用户个人隐私。

作为一项技术应用,算法推荐是中性的,问题出在设计者、操作者身上。

另一方面,过度追求“利益至上”,利用其信息不对称优势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这是一个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法律问题。

大数据、算法推荐应更有“温度”

App专项治理工作组专家何延哲今年9月表示,四部委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在对App多批次检测中尚未发现App有“窃听”行为。但App“窃听”在技术实现上是有一定可能性的,相关部门有必要出台规定,明确企业进行大数据“画像”时能否使用个人语音信息,让用户更放心。

相关立法和监管亟待加强,特别是要强化对算法推荐本身的法治监管。

11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规定,基于大数据和算法,根据交易相对人的支付能力、消费偏好、使用习惯等,实行差异性交易价格或者其他交易条件;对新老交易相对人实行差异性交易价格或者其他交易条件;实行差异性标准、规则、算法;实行差异性付款条件和交易方式等,都可能被认定为“大数据杀熟”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而面临更严格监管。

压实平台的社会责任。曹欢欢表示,今日头条已不完全依赖算法推荐,而是一个综合“算法+热点+搜索+关注”的通用信息平台,以帮助用户拓展兴趣。用户还可以选择关闭“个性化推荐”按钮或“永久清除历史行为”,自主选择获取信息的方式。

有专家认为,监管部门应督促企业调整业务逻辑,将正面价值取向、用户高品质追求作为关键标签纳入算法顶层设计之中;政府、学校、家长、平台各方应责任共担,不断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