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转型呈现出一种“重组”的力量,将现有的时间空间重新切割,再以一种“光电方式”重新拟定节奏、划定规则、做出决策。线性时间被打碎,信息的“精准推荐”是一种“算法时间”,它调整信息的呈现序列,插入合适的节点,指出什么才是“适合你的内容”,而不在意“真正的时间”。以算法为核心生产逻辑的数字平台,作为社会行动网络中的主导力量,正在整合性地协调社会系统中的多元参与,通过设置代码规则,进行算法管理,规训的颗粒度被逐层细化,渗透进社会的毛细血管。算法社会的结构转型正呈现出3个鲜明的趋势。

“人脸识别”或将重新划定个体身份边界。疫情期间,人脸识别作为社会监测技术助力公共防疫,但是强制“刷脸”、事后“丢脸”的问题也暴露出来。在一些小区,人脸识别成为居民出入的唯一验证方式,而一转眼,在一些黑灰产平台上,据说两块钱就可以买到千张人脸照片。人脸识别是一种“无目光的注视”,人脸识别的准确性高度依赖数据、算法和算力,如果操作不当,泄露出去的面部照片可被用来训练深度伪造,欺骗识别系统,冒充个人身份,恶搞他人隐私,持续给个体带来经济风险和身份困扰,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去年4月,《自然》杂志上刊登了一篇研究性的综述,指出未来将是一个“算法无所不在”社会:自动化的新闻推荐、算法辅助法官判案、无人驾驶汽车、针对个体的差别化定价等,都将无缝接入我们的生活。如果以现在的发展态势来看,这个“未来”已来。

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样的努力。就在前几日,中共中央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其中明确提出要制定完善对算法推荐、深度伪造等新技术应用的规范管理办法。10月,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的《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有望成为国内首部明确写入人脸识别禁止性条款的地方性法规;11月23日,国内“人脸识别第一案”宣判,未经当事人同意的“强制刷脸”被驳回。关注平台外卖员的生存状态和阶层流动机制,为老年人、特定身份群体打造友好的数字生活环境,对平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进行差别性对待等不合规问题进行监管治理等,都是对算法社会中可能会出现的结构性问题的“纠偏”。(作者:方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