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在江西赣州成立

 

新华社南昌12月23日电 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于23日在江西赣州成立。

据了解,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由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等为实现稀土资源优势互补、稀土产业发展协同,引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两家稀土科技研发型企业组建而成,是一家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组建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组建后的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是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股权多元化中央企业。

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新发展格局下,稀土企业集团化经营、集约化发展,有利于加大科研投入,集成创新资源,提升稀土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应用能力,进一步畅通稀土产业链上下游以及不同领域之间的沟通衔接,更好地保障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据了解,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将聚焦稀土的科技研发、勘探开发、分离冶炼、精深加工、下游应用、成套装备、产业孵化、技术咨询服务、进出口及贸易业务,致力打造一流的稀土企业集团。

 



 

徐光宪带领团队科技创新使稀土生产实现自动化   打破发达国家技术垄断

 

原题:中国稀土从贱卖到王牌底气的转变,原来藏着一段传奇故事

稀土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它非常珍贵且关键,是无数高精尖产业必备的原料。稀土的镧元素,被用在称霸战场的隐形战机上。稀土的金属钐,是夜视镜、热成像这些夜战仪器的必需原料。 美国80%的稀土供应都依赖中国,在中美贸易战中,稀土更是成为中国的王炸牌,那么,中国稀土强在哪里?中国稀土背后藏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稀土到底是什么呢?

镧系元素和钪、钇共十七种金属元素的总称。

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中的自然界中有250种稀土矿。

最早发现稀土的是芬兰化学家加多林(John Gadolin)。1794年,他从一块形似沥青的重质矿石中分离出第一种稀土“元素”(钇土,即Y2O3)。

因为18世纪发现的稀土矿物较少,当时只能用化学法制得少量不溶于水的氧化物,历史上习惯地把这种氧化物称为“土”,因而得名稀土。

稀土的成因

稀土矿床和稀土矿化地区在地质空间和地质时间的分布方面各有规律。

空间上既分布于稳定地区(地台和准地台),亦分布于活动地区(地槽和褶皱系)。在地质时代方面,,尤以和矿化规模大,面积广。

根据成矿条件,将稀土矿床划分为十种成因类型,即:

1) 花岗岩、碱性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钠长石化花岗岩型;

2)碱性岩型;

3)火成碳酸岩型;

4)矽卡岩型;

5)伟品岩型;

6) 变质岩和沉积变质碳酸盐岩石型;

7)热液交代和热液脉型;

8) 沉积岩型;

9)稀土砂矿型;

10)花岗岩类风化壳型。

中国稀土之父的故事

中国的稀土之所以可以响誉世界,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功不可没。徐光宪的科研成果稀土萃取技术使我国实现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生产大国”的飞跃,提高了我国稀土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创造了国际稀土界称为“中国冲击”。

时局动荡,艰难求学路

1920年,徐光宪出生于浙江绍兴上虞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高中时,徐光宪转学到杭州的浙江大学附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读土木科。但仅仅一年后,杭州就沦陷在侵华日军的铁蹄下,徐光宪不得不随校转到宁波高等工业学校。 1940年,他考上国立交通大学(现为上海交大)化学系。

1948年1月,徐光宪借钱自费到美国华盛顿大学读研究生,但钱很快用完了。为了奖学金,他“背水一战”,以两门功课满分的成绩考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修量子化学。仅两年零八个月,徐光宪就获得了博士学位,因为他在量子化学方面的研究,毕业时被推荐到芝加哥大学做博士后。

为了参与新中国建设,徐光宪和妻子高小霞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归国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之中,

当时,摆在徐光宪面前的,是一条通往科学高峰的大道,他在美国的前途一片光明。但他说:“”

攻破世界级难题,首创稀土串级萃取法

1971年,徐光宪从下放的江西鲤鱼洲回到北京大学化学系,从此加入稀土研究行列。这是他学术方向上的一次转折。尽管早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徐光宪的研究方向是量子化学,但1951年回国在北大化学系任教后,他只干了6年就被钱三强点将,抽调出来组建技术物理系,任教研室主任,并开始核燃料萃取的研究。

稀土元素中的镨钕分离是世界级的科研难题,因为分离工艺落后,我们只能从国外高价进口,这个难题急需解决。

重回化学系,开始研究稀土分离,同样源于国家需要。当时,1972年,北京大学接到分离镨钕的紧急任务,徐光宪挑起重担。

在拥有分离技术前,我国长期只能向国外出口稀土矿原料,然后再进口稀土制品,损失极大。

接下任务时,通行的办法是和,但这两种办法都存在提取成本高、提取出的稀土元素纯度低、无法适应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问题。采用自己在核燃料萃取中研究过多年的老法子——萃取法来试验,

当时的稀土第一大厂上海跃龙厂决定第一个尝试他的技术。一排排看似貌不惊人的萃取箱像流水线一样连接起来。只需要在这边放入原料,在流水线另一端的不同出口就会源源不断地输出各种高纯度的稀土元素。

上海跃龙厂稀土萃取分离装置

徐光宪将这一理论不断完善,并设计出适用于工业生产的模型。

此后几年,1984年7月15日,包头迎来了

徐光宪开办了“全国串级萃取讲习班”,将这一技术免费向全国推广!

1978年,国外稀土厂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被视为最高机密的稀土分离技术,因为徐光宪的无偿推广,这一在当时和今天都是领先世界的技术,在中国竟然成了

发达国家在国际稀土市场的垄断地位很快被打破,

由于中国高纯度稀土大量出口,国际稀土价格下降了30%-40%!一些长期霸占世界市场的一股中国旋风在世界稀土市场上雄劲地刮了起来。

他带领团队又有了新的突破,传统试验被计算机模拟代替,使稀土生产实现自动化。

立足基础研究、着眼国家目标,不跟着外国人跑,自己走自己的创新之路!徐光宪还没有满足。经过艰苦探索,

中国稀土卖出猪肉价,两次上书惊动总理

徐光宪没有想到的是这项先进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在推动中国稀土产业的同时也间接引发了巨大危机——中国稀土产量远超世界需求量,各厂家恶性竞争,压低价格当时有的报纸甚至写出了“我们是把稀土当猪肉卖。”最让徐老痛心疾首的是: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把自己的工厂关了,用很便宜的价格买中国的稀土做储备。面对宝贵的稀土廉价出口、面对不可生的稀土资源大量流失,徐光宪每天都如坐针毡、心急如焚。

徐老深知,稀土是影响世界的关键战略资源,很多发达国家大量购进稀土,是在做战略储备,同时,它大量储备以后也可以来影响你的定价权。

所以,当时最让徐老痛心的就是,中国的稀土生产控制了世界,但是自己没有定价权。更严重的是,中国的稀土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过度开采会面临枯竭!这已经不仅仅是商业层面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家战略的问题。

2005年和2006年,他联合师昌绪等14位院士两次上书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呼吁保护我国白云鄂博宝贵的稀土和钍资源!

从2007年开始将稀土产量限制在8万吨!2010年,中国又将稀土出口配额从5万吨降到约3万吨,并大幅度提高了出口关税。

当年温家宝总理很快作出了批复:

为了保护稀土资源,80多岁的他四处奔走,呼吁保护我国白云鄂博稀土矿,呼吁增强我国稀土生产的宏观控制,呼吁组织“稀土行业协会”……

他不仅将半生心血献给稀土事业,更培养了博士生和硕士生近百人,为中国稀土产业界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

2009年1月9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当89岁的徐光宪从胡锦涛同志手中接过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时,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现在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但也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未来需要你们年轻人担负起来。”

2015年4月28日徐光宪逝世,享年95岁斯人已去,但徐光宪的话却被学生口耳相传:请您放心,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定会团结起来像您一样,走自己的创新之路!谢谢您让我们更有底气!

数据来源:百度百科、慈溪日报、张培善《中国稀土矿床成因类型》、浙江大学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