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DongHua 之会展赛培坛收录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智慧水务 工业互联网
  
  给水排水 |报告摘要+海量照片,第十二届水业论坛(原中国水业院士专家论坛)在北京举办
  
  安全·韧性·智慧
  
  第十二届水业论坛(原中国水业院士专家论坛)
  
  水业论坛
  
  2024年3月15-17日,“第十二届水业论坛(原中国水业院士专家论坛)”在北京胜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给水排水》杂志社主办,《给水排水》杂志社、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得到了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给水排水研究分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水系统分会的指导与支持。中国工程院钱易院士、原国家环保局王扬祖副局长、中国工程院张杰院士、彭永臻院士、王浩院士、徐祖信院士、侯立安院士、曲久辉院士、任南琪院士,太原理工大学崔玉川教授,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孙英总裁,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齐兵强副司长,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章林伟会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辰先生、张韵女士、李艺先生、黄晓家先生、赵锂先生,中国建科信息院魏巍董事长等领导、专家和千余名行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论坛紧跟国家战略规划,聚焦“安全·韧性·智慧”,围绕高质量发展、城市韧性安全、智慧水务、前沿科技研究等问题,高屋建瓴解读政策,深入浅出剖析政策。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为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寻求路径。论坛同期举办了2023年度“水业人物”颁奖典礼、“威派格杯”第十四届《给水排水》优秀论文(2023年度)评选活动颁奖典礼。
  
  Part 1
  
  特邀嘉宾
  
  钱 易 中国工程院 院士
  
  王扬祖 原国家环保局 副局长
  
  张 杰 中国工程院 院士
  
  Part 2
  
  开幕式、致辞嘉宾
  
  孙 英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总裁
  
  齐兵强 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 副司长
  
  章林伟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会长
  
  张 韵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给水排水》第八届编委会 执行主任
  
  柳 兵 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总经理
  
  Part 3
  
  主题报告
  
  绿色流域构建的环境基础
  
  曲久辉 院士 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报告概要(向下滑动查看):
  
  创建绿色流域是一个多元价值体现,其环境要素包括零污染、碳中和、水的生态安全和资源均衡,其中零污染应该成为绿色流域建设的核心标识。零污染地球是2017年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上提出的,报告论述了迈向零污染地球的路径和挑战,重点阐述迈向零污染的平衡论。零污染的三个基本特征:第一,零污染不是污染物的零排放和环境对污染物的零接纳;第二,污染物可以排放,但被控制在导致污染的阈值之下;第三,向环境的排放量与环境对污染的消纳量达到平衡。平衡论是实现零污染的科学基础和协同原则,要从全物质、多介质、全过程、多维度进行系统调控,构建污染物排放与环境可净化能力平衡的环境保护与治理体系,实现零污染愿景。迈向零污染地球要实现平衡论,有五个方面的要素:第一,净排核定——污染排放与环境自净能力平衡的精准核算;第二,绿色控源——以资源和能源转化实现污染最低排放;第三,过程安全——阻断治理过程的二次污染和生态损伤;第四,精准管理——基于平衡论构建数字化环境管理系统;第五,系统均衡——污染排放与环境可净化量的系统均衡。同时,迈向零污染需要关注技术发展,未来要关注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这三个技术的耦合。
  
  膜法水处理关键技术与创新
  
  侯立安 院士  中国工程院/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
  
  报告概要(向下滑动查看):
  
  报告从膜法水处理的应用现状、膜法水处理工艺的“卡脖子”技术问题、关键技术研究引领“卡脖子”问题突破三个方面展开。报告介绍了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重要潜力,我国膜产业发展历程,常规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以及膜法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瓶颈。在此基础上提出膜工艺关键的“卡脖子”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膜材料问题——膜分离原理机制不明且单一,特殊膜制备的原材料发展欠佳,膜滤浓缩液处理技术存在瓶颈,膜组件的修复与再生技术体系不完善;二是膜工艺问题——膜材料、膜制造、膜工艺等之间难以平衡,膜滤浓缩液处理技术存在瓶颈,膜组件的修复与再生技术体系不完善等。最后,提出要通过关键技术研究引领“卡脖子”问题突破:第一,膜分离机理研究及其应用指导;第二,强化新膜材料开发,加快形成膜业“新质生产力”;第三,膜抗污染能力强化研究;第四膜技术与多工艺耦合——耦合高级氧化工艺;第五,膜技术过程物质处理与再利用技术,第六,立足主动安全理念,建设前瞻性的“智慧水厂”。新型膜技术符合我国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推行国家政策具有助力作用。要发挥新型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加快形成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水处理效率,保障居民饮水健康,是实现健康中国的关键。
  
  城市水系统数字孪生规划与智慧管控
  
  任南琪 院士  中国工程院/哈尔滨工业大学
  
  报告概要(向下滑动查看):
  
  报告从城市水系统当前问题、城市水系统的数字孪生规划、城市水系统的智慧管控三个方面展开。报告指出,实现生态环境信息化与智慧化是环保领域政策导向与战略需求,但当前城市水系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系统整治存在的问题,智慧化存在的问题,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的系统方法缺乏,突发事件快速感知关键技术、水系统低碳技术体系与运维管理策略缺乏,面向未来的城市水系统建设理论等,通过数字孪生与智慧管控构建绿色、低碳、健康的城市水系统势在必行。当前来看最大、最急的还是城市水系统的数字孪生规划问题,要通过系统顶层规划与综合整治,结合蓝绿融合、灰绿结合,因地制宜利用好自然条件,通过系统优化提出整体解决方案,实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城市水系统数字孪生遵循系统观原则, 从数据维度、物理维度、尺度维度多维度特征开展实施。智慧化是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助力,城市水系统智慧管控从“数字化”到“智慧化”,要加强天-地-空监测网络建设和数据库建设,聚焦城市“韧性”和“免疫力”增强,加快水生态环境监管体系、预警应急体系建设,实现智慧生态环境管控。
  
  超短水力停留时间(HRT)、污泥龄(SRT)厌氧氨氧化AO工艺强化城市污水脱氮除磷
  
  彭永臻 院士  中国工程院/北京工业大学
  
  报告概要(向下滑动查看):
  
  脱氮除磷已成为当今污水处理领域的重大需求,污水深度处理(脱氮除磷)和节能降耗是该领域重大工程难题。报告介绍了关于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的研究与应用历程、厌氧氨氧化(Anammox)技术及应用的发展,并针对传统AAO技术的欠缺,提出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创新思路。报告分两段对团队最新研究成果进行阐述,第一是超短水力停留时间、超短污泥龄、厌氧氨氧化AO工艺强化城市污水脱氮除磷;第二是厌氧/好氧/缺氧(AOA)新技术研究与实践:城市污水处理的深度与极限脱氮。报告分别围绕背景与技术原理、试验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总结与展望四个方面展开,深圳福永AOA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运行调试。
  
  城市污水系统数字化和智慧化管控
  
  徐祖信 院士  中国工程院/同济大学
  
  报告概要(向下滑动查看):
  
  徐祖信院士在线分享了城市污水系统数字化表达和智慧化管控的基本构成,包括污水系统的数字化系统和智慧分析软件系统,并探讨了污水系统数字化在提质增效工作中的应用,如分析污水收集率和进水浓度等。强调了智慧管控在解决污水系统破损和错接问题中的作用,通过实时感知流量变化来确定破损和错接点位,基于有限节点水位传感监测数据,通过实时反演模拟感知破损和错接问题。需建立数据系统、模型系统和智慧管控系统,运用在线监测和物联网技术,实现数据融合分析和智慧决策。在广州白云区健康城污水系统中进行了实践,通过设置监测点和泵站报警,实现了对污水系统的智慧管控。
  
  国家水网与双T型水网经济格局
  
  王 浩 院士  中国工程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报告概要(向下滑动查看):
  
  建设国家水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未来一个时期水利建设发展的重大任务。报告围绕国家水网建设目标原则、双 T 型水网经济格局构想、西部调水与三大发展轴三个方向展开。水网是现代社会的四大基础性网络之一,具有不同于其他网络的二元复合结构。水网具有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文化六大属性,具有资源供给功能、行洪排涝功能、营养物质供给功能、能量供给功能、运输通道功能、生态产出功能、环境服务功能、文化孕育功能等八大功能。介绍了国家水网建设的系统结构(国家骨干水网、区域调配水网、末梢输配水网)、总体目标(安全化、高效化、生态化、智能化),基本原则(科学层面解析、水量均衡、水土均衡、水效均衡、机会均衡、风险均衡、承载均衡)。从水网经济带、中国水网经济带发展演变、“双T”型水网经济格局建设构想、基于“双T”型水网经济带的国土空间新格局四个方面阐述双 T 型水网经济格局构想。最后,报告针对西部调水提出六大构想,并对成都平原、黄河几字弯区、河西走廊三大发展轴进行简要介绍。
  
  城镇给排水系统节能低碳技术研究与实例
  
  张 辰 大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总工
  
  报告概要(向下滑动查看):
  
  主要探讨给排水系统节能低碳问题。首先,中国碳排放量占比高,需考虑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构建“1+N”政策体系,需明确碳核算和计算标准边界。研究内容包括标准核算体系和优化措施,如提高水泵运行效率、采用海绵城市理念、取消化粪池等。此外,还介绍了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工程的节能案例,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技术,建立水利模型和决策模型,实现能耗下降和效率提高,并能查找渗漏点。最后,以普陀区真光小区为例,说明取消化粪池的重要性。
  
  构建可持续供排水基础设施体系的思考与实践
  
  张 韵 大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 外部董事/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原总经理
  
  报告概要(向下滑动查看):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发展的共同课题。长期以来,世界各国持续推动并付诸实践。高质量基础设施是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关系到民生福祉、城市运行、地区发展、生态环保等。供排水基础设施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如何更好地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建立长期目标及可量化的评价体系等至关重要。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基础设施内涵及国际评价标准进行系统梳理,聚焦全球先进、全面系统的Envision可持续基础设施定量评估(评级)体系,指导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系统性定量评价。结合典型案例,探讨供排水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等潜在影响及提升完善的发展目标,助力我国供排水基础设施的国际化高质量发展。
  
  信创背景下智慧水务的“安全、韧性、智慧”蜕变之旅
  
  薛 浩 院长 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报告概要(向下滑动查看):
  
  在全球安全面临严峻形式的背景下,我国和世界其他各国政府都推出了相关政策来对抗风险加强韧性。安全与韧性也同样是企业运营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随着智慧水务的建设发展,柔性可用已经成为了智慧水务的基本要求,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冰山之下,还隐藏着巨大的隐患。从柔性可用迈向韧性可信,是智慧水务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威派格通过构建平台PaaS化、业务模型、信创、5A认证和混沌工程5种技术体系,实现了韧性可信的智慧水务系统。同时对如何新建智慧水务系统和如何旧改智慧水务系统给出了系统性的建议。智慧化是世界科技的发展方向,也是智慧水务的诗和远方。
  
  分论坛一:智慧水务高质量发展
  
  行业智慧水务标准体系的构建与企业应用
  
  刘伟岩 副总裁 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报告概要(向下滑动查看):
  
  讲述了智慧水务的标准体系,包括行业背景、现状、存在问题、标准体系的构建方法及具体内容等。其中,现状和需求部分提到智慧水务发展历程及建设中的问题,标准体系构建部分介绍了构建方法和原则,并详细说明了智慧水务标准体系的六个方面,包括基础标准、技术标准、数据标准、业务应用标准、建设运维标准和安全保障标准。最后对每个标准层面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特别是结合北控水务的实践,在标准化体系和实施方面做了很多具体的说明,叙述了北控水务的智慧水务建设历程,并预测未来智慧水务的趋势。
  
  智慧水务国际标准体系建设与思考
  
  耿金菊 院长 南京大学生态环境标准研究院
  
  报告概要(向下滑动查看):
  
  围绕着智慧水务国际标准体系建设与思考,从战略需求、科技需求、产业需求、人才需求等方面讲述智慧水务国际标准化的重要性及发展现状,提出智慧水务标准建设的思路,包括平台建设和标准体系构建,并对标准发展态势及研制现状进行分析。为了打通国际国内的相关的需求,介绍智慧水务标准的国际标准化平台体系构架、评价模型等的建设情况,探讨智慧水务标准研制的重点和方向。
  
  紧扣数据治理,扎实推进深圳智慧水务建设
  
  王晓辉 主任 深圳市水务局信息办
  
  报告概要(向下滑动查看):
  
  从政府管理的视角分享了在智慧水务建设方面的经验,数据治理是推进智慧水务建设的关键,而政府在智慧水务建设中更关注整体,需建立协同机制和明确建设目标。同时,还提出了智慧水务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包括数据孤岛、数据质量和管理等方面,并介绍了深圳在智慧水务建设方面的思路举措,如搭建治理框架、制定标准规范、搭建数据资源池和融合数字城市底座等,并对应用后的进展和成效进行了总结。
  
  挖掘水箱调蓄价值释放城市供水潜能
  
  吴 濛 工程师 西安市供水管理中心
  
  报告概要(向下滑动查看):
  
  主要介绍了西安市二次供水领域的现状和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所进行的数字化错峰调蓄建设和成果。随着城市发展,供水需求增长,水压和水量问题凸显,高峰期用水管理缺失。为此,西安市供水管理中心采取了多种方式,包括改造城市供水管网、建设加压泵站和水厂、利用现有二次供水水箱调蓄等。其中,重点介绍了错峰调蓄供水的研究情况,西安市已开展错峰供水试点小区研究,研究包括选定试点小区、进行设备智慧化升级、采集数据并分析,最终形成相关报告和建议,以解决水压不足和高峰期用水管理缺失等问题,并进一步提升二次供水建设标准,实现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
  
  双碳背景下水务企业智慧转型
  
  赵 焱 副总工 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概要(向下滑动查看):
  
  主要介绍了粤海水务在智慧水务转型方面所做的工作,包括分析与碳中和相关的实施路径、结合科技创新与智慧赋能开展工作、确定绿色低碳水务建设的方向和支撑方式、完善组织保障、取得的成果及产品化转型、智慧水务软件开发及其应用等。重点强调了智慧水务要服务于生产,开发了智慧生产、智慧服务、智慧管控、智慧工程等相应的管控系统,粤海水务积极实行“开源+节流”建设技术路线,为智慧水利、智慧水务及光伏发电等工程的建设和运营提供支撑,并介绍了部分具体案例。
  
  城镇智慧水务创新与应用实践
  
  张辛平 副总工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报告概要(向下滑动查看):
  
  介绍了城镇智慧水务建设发展现状,包括行业规模、企业参与情况等,指出智慧水务建设存在顶层设计缺失、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阐述了城镇智慧水务总体设计框架,包括物联感知层、数据层和应用层,探讨了城镇智慧水务关键技术,如全面推进数字化建设、大力推广智能化控制、积极探索智慧化决策等。强调了数据要素管理和资源整合的重要性,以及智能曝气、智能取水等具体应用。认为智慧化决策需要针对复杂业务场景,通过模拟仿真等方法辅助制定科学有效的方案。提出排水一体化调度管理和基于历史监测数据的污水管网调度等具体措施。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智慧水务成熟度标准解读
  
  李美玲 博士 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智慧水务全系统专家
  
  报告概要(向下滑动查看):
  
  主要介绍了智慧水务建设成熟度评价标准的提出背景、模型建立以及应用。其中,背景方面提到智慧水务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对于其定义和成熟度存在模糊性,影响了投资和建设进度。评价模型方面,研究了国内外的成熟度模型,提出智慧水务成熟度评价应把握数据驱动、能力主线、价值导向三条主线,应从业务维、数字维和价值维三个维度开展,以实现可持续化智能的目标。最后,提到该评价标准可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制定政策、投资建设等方面的依据。
  
  大数据与物理模型赋能智慧水务探索
  
  邱顺添 院长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报告概要(向下滑动查看):
  
  主要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智慧水务,提出智慧水务通过新一代先进技术实现数据转换,提升管理效率。分享了机器学习在水环境中的应用,包括水质管理和处理过程管理等。智慧水务的发展历经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到智慧化,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辅助决策手段。同时,指出目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并介绍了 ChatGPT 在水务领域的应用前景和案例,其应用还有很大空间,可以替代优化算法、进行合成分析等。同时也要注意数据安全,用区块链赋能智慧水务。最后,呼吁大家关注水务行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新技术。
  
  分论坛二:青年论坛
  
  点评专家:彭永臻中国工程院 院士
  
  点评专家:张 辰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雨水生物滞留设施处理径流污染脱氮除磷协同技术研究
  
  柴宏祥 二级教授 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报告概要(向下滑动查看):
  
  生物滞留设施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但是生物滞留设施建设存在径流污染控制成效评价仅对SS削减率做出要求,现有技术难以对径流氮磷实现有效去除等问题,在背景下,本报告从生物滞留设施硫协同处理城市降雨径流的脱氮代谢途径、碳源补给促进径流脱氮硫自养反硝化机理及体系构建等角度进行了分享交流。同时介绍了团队后续的研究计划,包括溶磷菌协同生物滞留设施处理城市降雨径流的磷代谢机制、Comammox菌群富集促进雨水生物滞留设施处理径流多途径硝化机理、生物炭与硫铁矿基质生物滞留设施处理径流混养反硝化机理、生物炭负载FeS促进雨水生物滞留设施溶解性氮代谢机理、生物炭与黄铁矿基质促进雨水生物滞留设施去除新兴污染物6PPD-Q机理等,研究成果在重庆、嘉兴、西安等地进行了应用以及推广跟踪。
  
  数字中国背景下的城市水系统综合治理长效保持的挑战与实践
  
  黄绵松 总经理 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慧环保事业部/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报告概要(向下滑动查看):
  
  过去10年整个城市水系统综合治理经历了起步、发展、稳定阶段,现在已经进入水环境资产存量时代,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环境成效。在此背景下,如何保持这些成效?或者在这些成效上如何进行精细化管控?本报告将他们团队从智慧化方面的探索成果进行了介绍。首先介绍了水环境治理工程完成之后面临的四个方面问题:资产底数不清;运营手段相对比较粗放;经验难以推广;数据难以利用。基于此团队针对水环境资产管理理念,统一思想,统一定义,统一内涵,把不同业态之间的标准建立成统一的标准,以保证未来数据是相通的。建立了资产管理体系、运营管理技术标准体系、监测分析技术体系、多目标调度体系四大体系,实现了数出同源,并在淮安黑臭水体治理项目中得到了应用。
  
  城市雨水管道冲击性污染的初步解析与控制思考
  
  楚文海 教授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报告概要(向下滑动查看):
  
  在我国水环境治理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高效控制城市雨季多源冲击性污染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的重要需求,而城市雨水管道混接排查和末端净化是解决雨天冲击性污染的关键环节。在此背景下,本报告分享了徐祖信院士团队建立的基于理化/光学特性同步检测的多维解析方法,并通过该方法识别出可便捷刻画雨水管道多源外水特征的关键因子,研发出雨水管道混接排查、污染精准溯源和破损定位检测的低成本诊断技术,以及管道末端快速净化工艺。此外,报告也就城市雨季冲击污染引发的新污染物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高密度城区“平急两用”内涝调蓄关键技术研究
  
  吕永鹏 院长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
  
  报告概要(向下滑动查看):
  
  由于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增多,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不到位,排水防涝与流域防洪不统筹,城镇排水与防涝设施能力不足等原因造成城市内涝问题比较突出。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了平急两用调蓄技术,利用部分公共设施,在不影响其平时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经设施改造或同步建设形成的,可短时存储雨水。在发生超标准降雨时,利用平急两用雨水调蓄设施将来不及排放的雨水暂时存储,减轻内涝灾害影响。该技术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金华通园溪洪涝共治示范区、昆山蒋泾河片区、昆山水秀江南小区、珠海金湾航空新城核心区等。
  
  污水厌氧资源化的机遇与发展
  
  陈 荣 二级教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报告概要(向下滑动查看):
  
  双碳目标下,相较于好氧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拥有良好的机遇优势。污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与能源,从污水中回收高值有机物产品也需要以获得高浓度碳源浓缩产物为前提,碳(COD)捕获是实现污水资源化处理的关键步骤。研究团队对碳源捕获与资源能源化路线进行了研究和优化升级。探究了污水厌氧处理与资源化的技术革新,包括低浓度污水碳源高效浓缩技术、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新技术、新型功能材料强化污水厌氧产甲烷技术、基于厌氧处理的高值化学品回收技术、厌氧氨氧化(Anammox)技术、AnMBR-Anammox厌氧处理新工艺技术、高价磷回收技术,和污水厌氧处理与资源化的新工艺构思,包括碳源捕获-能源再生-资源回收”污水资源化新工艺构思和以能源/资源回收为目标的污水绿色低碳处理工艺体系。
  
  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和生物气溶胶的释放规律及过程减量研究
  
  杨 庆 教授/党委书记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
  
  报告概要(向下滑动查看):
  
  恶臭是世界七大环境公害之一,仅次于噪声位居第二。多次大规模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投诉事件表明,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已带来一定程度的社会风险。研究团队对污水厂恶臭的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从工艺、地域、类型和时间尺度探索了恶臭的释放规律、产生机理和减排措施。报告对研究结果进行分享了,包括污水处理厂挥发性硫化物(VSCs)释放特征、各工艺污水处理厂VSCs成分组成特征、污水处理厂VSCs季节释放特征、污水处理厂VSCs释放机制、污水处理厂VSCs感官影响评估、污水处理厂VSCs健康风险评估,和污水处理厂含氮类恶臭气体释放特征、污水处理厂含氮类恶臭气体时间释放特征、污水处理厂含氮类恶臭气体感官评估、污水处理厂含氮类恶臭气体健康风险评价。同时还分享了各工艺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释放特征、各工艺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感官及健康风险的对比情况,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特征、曝气方式对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气溶胶释放的影响、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气溶胶影响因素、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气溶胶菌群特征、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气溶胶病原菌群特征等。
  
  高盐工业废水“高效降解”及“低碳减污”的技术及应用
  
  杨珊珊 副教授/副主任 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报告概要(向下滑动查看):
  
  如何实现工业废水的安全高效处理已成为制约工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大瓶颈,既是学术前沿热点也是我国重大战略需求。在此背景,本报告分享了一系列高盐工业废水特征污染物高效降解的新型光催化材料制备新原理与方法,包括通过非共价π-π堆叠制备出的具有三维多孔网络相互连接结构的蒽醌-石墨烯新型复合材料、具有新型二维纳米片层结构的蒽醌-氨基化石墨烯自组装非金属催化材料、石墨相氮化碳-蒽醌-石墨烯三元异质结光催化剂、通过热蒸发自组装制备出特异性识别捕捉目标污染物的双Z型异质结复合材料等。一系列兼具高耐盐、高光能利用率和材料高效回收的关键技术及新工艺,包括针对实际工业废水应用中均相催化材料难回收、生物毒性大等难题,建立了蒽醌-碳基催化功能材料并优化复配耦合定向功能微生物富集;为解决含高浓度Cl-废水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改性生物炭的高电子传递效率的光电催化三维粒子电极;为解决“一种水体、多种污染”的废水问题,提供一种能高效去除难降解污染物并同步脱氮除磷的三维电催化粒子电极废水处理系统等。此外,本报告还就废水处理智能调控-节能降耗、水质提升-污泥减容的多目标响应新方法就行了分享和交流。
  
  厌氧氨氧化技术在北京的应用实践
  
  韩晓宇 技术主管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发中心/首都市民学习之星
  
  报告概要(向下滑动查看):
  
  厌氧氨氧化技术处理污泥消化液是一种低碳、高效的技术途径。本报告分享了北京排水集团在厌氧氨氧化技术旁侧处理污泥消化液的研究和应用。分享了低氧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培养技术、短程硝化快速启动和稳定维持技术、微空间差异化生态位的菌群调控技术。同时还对实际工程案例进行介绍。北京市5座污泥处理中心消化液脱氮工程是国际总规模最大的厌氧氨氧化消化液处理工程。设计总处理规模15900m3/d,削减氮污染物20吨/天,占北京城区污水厂氮污染物去除总量的20%,经过系统调试和长期运行数据显示,侧流厌氧氨氧化系统可有效降低主流区脱氮压力。
  
  污泥资源化处置与长江沿线裸露矿山修复的生态统筹探索
  
  董 滨 教授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报告概要(向下滑动查看):
  
  长江沿线裸露矿山密布,对长江水环境造成严重威胁,而矿山酸化和重金属淋溶控制是矿山污染治理的关键需求。在此背景,本报告分享了污泥产物资源化处置与矿山原位基质改良的生态统筹模式。通过调质增肥利用污泥稳定化产物改良酸性矿山土壤,污泥产物中腐殖类物质诱导淋溶态重金属形成次生矿物,零客土覆盖生态修复,实现酸化与重金属污染的原位阻断。成果在九江彭泽铜矿砂尾矿库生态修复应用,实现零客土修复,污泥资源化处置与矿山修复生态统筹的效益显著。
  
  Part 4
  
  焦点对话
  
  水务企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刘书明
  
  周 骅
  
  薛志勇
  
  吴学伟
  
  陈 鸿
  
  于立国
  
  嘉宾主持人:
  
  刘书明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院长、教授
  
  对话嘉宾:
  
  薛志勇 中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副董事长
  
  吴学伟 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周 骅 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党委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陈 鸿 西安净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 党委书记、董事长
  
  于立国 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轮值执行总裁
  
  对话概要(向下滑动查看):
  
  对话环节邀请中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上海城投水务集团、西安净水处理公司、北控水务集团等企业领导来共同分享过去几年国内水务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取得的一些经验,共同来剖析面临的挑战,以及对未来的发展做一些展望。
  
  刘书明院长首先提出第一个议题,即“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有哪些特色举措?以及如何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实施”。
  
  陈鸿董事长提出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不断驱动水务业务向更加高效更加智能的方向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措施:第一注重顶层设计,按照西安市一张网、一盘棋,一体化的建设思路,编制了西安水务集团智慧水务建设规划。第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公司按照统一标准,打通各单位之间的数据通道,避免后期在数字化转型中出现重复投资。第三是构建智能应用,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从业务应用场景出发,先后建设了多个数字应用场景。
  
  于立国轮值执行总裁谈了两点经验,首先是北控水务在2018年左右的时候,把数字化作为集团正式发布的支撑性战略,它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工作。其次,把标准化工作作为数字化发展的底座,以便对集团在运营几百个水厂进行统一运行管理。第三,强调数字化对一线的价值创造。最后,通过与高校合作,保障数字化转型人才队伍建设。
  
  刘书明院长提出第二个议题,即“企业如何保持数字化战略和整个公司的战略一致,以及数字化过程和业务流程的深度融合”。
  
  吴学伟副董事长提出数字化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动态调整,从战略层面上要有信心和决心;业务和数字的融合也十分重要;数字化实现供排水一体化,可以做到供水和排水水量平衡分析、溯源。
  
  周骅董事长提出从两个层面来看:一个是数字化,另一个是转型。数字化它是一种工具,会提供给我们无数的选择,无数的想象。转型的落脚点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应该体现在业务的转型、能力的转型和组织模式的转型。它的结合点就是它的融合点,就是企业规划、企业发展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融合点。
  
  薛志勇副董事长认为数字化战略是企业战略当中的最重要的战略,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构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的抓手。第一扎实做好顶层设计,逐步形成自己战略规划,提出“1134”数字化蓝图。第二是执行战略,我们通过组织专人和专业的部门去推动这件事。第三数字化战略和企业战略融合的就是对于战略的监控、评估、动态调整。
  
  刘书明院长提出第三个议题,即“目前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和什么样的机遇”。
  
  周骅董事长以自身企业管网和水表的实际案例来说明水务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来说是抓机遇重于迎接挑战,在下一步水务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工作当中分析挑战,分析机遇。
  
  于立国轮值执行总裁认为整个行业已经由原来的投资拉动快速增长向存量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转变, 首先要突破高度集约联网标准化的数字化支持下的水务运营管理,其次数字化是整个公司的一个管理模式的一次再造的过程。
  
  刘书明院长提出第四个议题,即“水务数字化有哪些极具应用价值的应用场景”。   
  
  吴学伟副董事长和陈鸿董事长认为数字化能带来的直接价值包括省人省钱、省电省耗、省药剂。
  
  Part 5
  
  主持人风采
  
  按主持顺序排序
  
  张 彬《给水排水》社长/执行主编
  
  李 艺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原总工
  
  梁 恒 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 院长
  
  陈 永 《给水排水》 主编/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水系统分会 会长
  
  赵 锂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
  
  李伟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 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主任
  
  赫俊国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教授
  
  郑兴灿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工/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工
  
  Part 6
  
  2023年度“水业人物”颁奖典礼
  
  终身成就奖
  
  (徐斌 代)
  
  高廷耀
  
  终身成就奖
  
  崔玉川
  
  工程与技术贡献奖
  
  高守有
  
  吴凡松
  
  张 军
  
  *按姓名拼音排序(点击可查看大图)
  
  教学与科研贡献奖
  
  柴宏祥
  
  苑宝玲
  
  左剑恶
  
  *按姓名拼音排序(点击可查看大图)
  
  管理与产业贡献奖
  
  陈 鸿
  
  于立国
  
  周 骅
  
  *按姓名拼音排序(点击可查看大图)
  
  相关阅读:
  
  给水排水 |2023年度水业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Part 7
  
  “威派格杯”第十四届《给水排水》优秀论文颁奖典礼/第十五届活动启动仪式
  
  “威派格杯”第十五届《给水排水》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启动仪式
  
  “威派格杯”《给水排水》优秀论文(2023年度)评选结果
  
  注:2023年度特等奖空缺。
  
  点击查看大图
  
  第十四届“威派格”杯《给水排水》优秀论文(2023年度)--网络人气奖评选结果
  
  点击查看大图
  
  相关阅读:
  
  给水排水 |“威派格杯”《给水排水》优秀论文(2023年度)评选结果公示!
  
  Part 8
  
  展示参观
  
  Part 9
  
  花絮
  
  2024
  
  水业论坛
  
  Part 10
  
  会议组织
  
  指导单位: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给水排水研究分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水系统分会
  
  主办单位: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给水排水》杂志社
  
  承办单位:
  
  《给水排水》杂志社
  
  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