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船 大时代 大梦想——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纪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8月08日 来源:人民日报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关于大海的梦想。

  这个梦想,总是和船有关。

  对于几十万中国造船人而言,他们的大海梦,就是让中国人自己建造的船舶,航行在世界的各个大洋。

  造船业是现代工业的集大成者,被称为“综合工业之冠”。作为一项综合性产业,也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造船业强不强,集中反映了上游的机电、钢铁、化工甚至建筑业强不强,也决定了下游的航运、海洋资源开采等强不强,还关系到国家海军装备的建造能力,事关国家守卫海疆、维护和平的能力。

  中国近现代造船业,起步于岌岌可危的清末,兴盛于蒸蒸日上的新世纪。造船人胸怀大梦想、敢为天下先、不惧惊涛浪,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造船大国,并向造船强国坚实迈进。

  挺起民族工业的脊梁,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中国现代民族工业,源自造船。

  2010年上海世博会,位于浦西园区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中国船舶馆,吸引了超过500万名游客。展馆呈长方形结构,增添了弧线构架,形似船的龙骨,又似龙的脊梁,象征着中国民族工业的坚强精神。

  世博会结束后,船舶馆被永久保留,将改建成中国船舶博览馆。

  船舶馆理应被保留,因为它的脚下,正是147年历史的江南造船厂所在。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开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开创了中国现代民族工业的先河。

  147年来,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发展而来的江南造船厂,见证了中国历史翻天覆地的变革,也伴随着中国造船业乃至整个中国工业由弱到强、走向复兴。

  2008年夏天,历时3年搬迁,百年江南船厂在长兴岛重生。位于长兴岛南端这一块岸线长8000多米、腹地纵深1500米的“宝地”,就是中船江南长兴造船基地。

  这是江南造船厂的一个新起点,从这里,江南厂将加速建成世界级的现代化造船企业。

  这里也是中国造船业的一个新起点,长兴造船基地是我国新世纪兴建的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造船基地之一。以这三大世界级的造船基地为支点,造船大国、造船强国之梦冉冉升起。建大坞、造大船,一直是中国造船人的愿望。然而直到新世纪之初,仅有东北地区的大连造船厂拥有一座30万吨的大船坞。造船企业普遍亏损,甚至奄奄一息。我国造船份额仅占世界造船量的6.6%,远远落后于日韩造船大国。

  就在局面极为困难的时候,国家在明确要求船舶工业“以破釜沉舟的精神拼死自救”的同时,制定了加快发展船舶工业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刚刚从困难中缓过劲儿来,2002年5月,中央领导同志明确提出,中国有希望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并将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初步定在2015年。不仅如此,还要树雄心、立壮志,成为世界造船强国。自此,船舶工业开始了改变世界造船格局的十年跨越。

  2002年以来,我国造船产量以年均35%以上的速度递增。2005年首次超过1000万吨大关达到1309万吨,成为世界造船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2010年,我国造船完工656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7523万载重吨,手持订单19590万载重吨,船舶业三大指标,分别占世界市场的43%、54%、41%,均居世界第一。

  十年磨砺终成一剑。这组数据宣告我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目标提前5年实现!

  产量实现跨越的同时,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过去,我国船舶工业技术力量薄弱,造不出大船,造不出复杂船,不仅船型少,而且形不成系列,在高技术和特殊用途船型方面有大量空白。如今,我国不仅发展提升了散货船、油船等常规船型,还成功建造了液化天然气(LNG)船、万箱级集装箱船、30万吨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3000米半潜式钻井平台等一大批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和海洋工程产品。

  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两大央企为代表,我国涌现出一批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知名船舶企业。2011年7月,中船重工以210亿美元营业收入跨入世界500强行列,成为我国首家进入世界500强的船舶企业。

  “天帮忙,人争气”,造船人这样形容十年的跨越式发展。

  “天帮忙”——中央领导亲切关怀、国家政策有力支持、国民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期、军工需求的牵引、世界船市兴旺。

  “人争气”——造船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了符合中国造船业实际的发展战略、广大员工的拼搏进取、抓住机遇超常规发展。

  “造船业的崛起,挺起了中国民族工业的脊梁。在这个新起点上,对船舶工业而言,更大的挑战是如何从大到强,从世界第一大到世界第一强,道路还很艰辛、很漫长。”中船重工集团总经理李长印说。

勇摘“皇冠上的明珠”,自主创新引领跨越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自动化网无关。对本文及其中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