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2012-07-08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 汽车电子  《美国汽车新闻》每年一次发布的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100强榜单,受到业界广泛关注。每年榜单公布后,都会有汽车零部件企业以上榜或位次上升而自豪。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连续多年无缘这个榜单,被一些人认为是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存在差距的直接体现。  近日,2012年的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100强榜单出炉,中国的中信戴卡首次入围,名列第97位。首次有中国企业入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100强名单,固然可喜,然而,销售规模明显比中信戴卡更大的潍柴、万向、玉柴等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却榜上无名,引发业内质疑。  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美国汽车新闻》评选方、部分零部件企业以及业内专家,获悉这个榜单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 LG化学哪里去了  分析今年的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100强榜单,记者发现,德国博世以397.53亿美元的销售额排名第一,电装、大陆、麦格纳、爱信、佛吉亚、江森自控分列2至7位。与2011年版的榜单相比,前7名没有变化。现代摩比斯由去年的第10位上升到第8位,采埃孚下降1位至第9位,德尔福由第12位上升至第10位。  令人意外的是,曾经连续多年排名前列,在去年一度名列第9位的韩国LG化学,却从今年的榜单中消失了。原因何在   《美国汽车新闻》的评选依据是零部件企业上一年的主机配套销售额。记者查阅了LG化学2011年年报,其2011年全年的销售收入为226亿美元,同比增长16%。按照这个数据,LG化学已超过今年排名第6的佛吉亚的225亿美元。如果去除售后市场的销量,LG化学也应该能排进前10位。  像LG化学这样销售额更大的零部件企业为什么没有入围榜单   记者联系了《美国汽车新闻》方面,负责评比数据统计的人员回复邮件称:“未被列入榜单的零部件厂商可提供厂商名称、所在地、联系方式以及相关数据以供评比。”《美国汽车新闻》中文版执行主编杨坚告诉记者,100强榜单评选所参考的数据主要来自厂商提供。但对于LG化学这次未入围榜单的原因没有给出直接解释。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从《美国汽车新闻》的评选办法看,LG化学这次很有可能没有给评选方提供相关数据。这说明,美国媒体公布的汽车零部件100强榜单并不完整,也就缺乏一些权威性。  ■ 中信戴卡因何入选  今年的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100强榜单,另一个重要变化就是首次收录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中信戴卡首次入围,以12.9亿美元的销售额名列第97位。  中信戴卡为什么能够入选 杨坚表示,零部件100强评选所参考的销售数据只包含整车配套领域,而且侧重于国际市场,主要考虑全球化企业以及经营的全球化。中信戴卡的入选就是因其注重国际市场的发展。  的确,国际化发展是中信戴卡的重要特点。组建于1988年的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铝合金轮毂行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中信戴卡产品出口数量已超过总产量50%。自2008年以来,中信戴卡已连续4年蝉联全球铝合金轮毂制造商销量第一位。2000年8月,中信戴卡通过德国奥迪和大众公司的联合评审,成功进入汽车跨国公司采购体系,逐渐成为欧洲、北美、日本等地多家汽车公司的配套商。2005年,中信戴卡设立欧洲研发中心、北美技术中心和日本技术中心,凭借着强大的研发能力,中信戴卡实现了与全球汽车制造商同步开发。  2011年,中信戴卡成功收购德国凯世曼铸造集团100%股权,在国际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成为拥有高端技术的汽车铝部件全球核心供应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轮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孝东指出:“中信戴卡能够成功入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100强名单,主要是国际化发展得比较好,收购凯世曼也进一步提升了中信戴卡的销售额。2011年中信戴卡的销售收入为人民币90多亿元,属于汽车领域的大约为80亿元。”这个数据与100强榜单上列出的12.9亿美元基本吻合。  ■ 其他中国零部件企业呢  业内人都知道,在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论产销规模,中信戴卡并不是最大的,潍柴、玉柴、万向等企业的销售额也不小。比如,根据2011年年报数据,潍柴动力去年主营收入达600亿元人民币,即使去除工程机械等领域的销量,仅算整车配套的数据,也高于中信戴卡的80亿元人民币。万向集团仅旗下上市公司万向钱潮2011年的销售收入就超过了80亿元人民币。  这些销售额高于中信戴卡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何没能入选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100强榜单呢 从《美国汽车新闻》方面的表态可以看出,一种可能是潍柴等企业国际化做得还不够好;第二种可能是这些中国企业没有向《美国汽车新闻》提供相关数据。  无论怎样,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判断是美国媒体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长期关注全球汽车供应商的汽车行业资深评论员钟师认为,美国媒体给出的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100强名单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他告诉记者,首先,评选公布的数据应进行充分考量, 一方面要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应保证数据具有可靠性及参考价值,例如采用厂商年报结果。其次,《美国汽车新闻》对美国及欧洲汽车市场有着较为深入的认识, 但对于中国汽车市场了解还有待加强,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壮大, 中国汽车制造商也在越来越多涉足国际市场。  多位业内专家都认为,国际汽车媒体应加强对中国汽车市场和中国汽车厂商的了解。以本次零部件厂商排名为例,潍柴、万向等企业的产业链远比中信戴卡要宽泛, 涉及的产品也更丰富。所参照数据应根据年报,而不应由厂商自身提供或其他媒体提供,只有做到数据采集的严肃性, 才能使评比不断完善,并具备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