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姚洋:“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谋划好“十四五”时期发展十分重要。从发展机遇角度看有两个方面:

2月28日,在海南省琼海市塔洋镇一处瓜菜种植基地,农民在采摘辣椒,准备销往国内各大批发市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蒙钟德 摄

  第二,我国人均收入刚超过1万美元,有不少国家在1万美元这个坎儿上跌倒、甚至有所倒退,这给我国提了一个醒。但对中国而言,更多的是发展机遇,因为中国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大量的生产能力、研发能力及庞大的消费市场,未来的二三十年将迎来“爆发期”。

  第二个挑战是国内的城乡差距。中国发展到今天仍然有着较大的城乡差距,城市的可支配收入是农村的2.5倍。怎么能够让居住在农村的居民收入提高,融入到国家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也是不小的挑战。

  老龄化的主要挑战在社保领域。当然,这个困难也是可以克服的。比如说,近年来有关部门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这样可以比较顺利地迎接老龄化的挑战,度过银发潮的冲击。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姚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写入“十四五”规划非常有深意。回顾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的增长轨迹可以发现,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动力不言而喻,经济发展在开放的环境里突飞猛进。可以说,开放给我国带来了多方面的好处:首先是国内的产品大量出口国外,加入世贸组织,对于我国外贸的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是通过开放,国内引进诸多新技术、新知识等,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月24日,工人在位于西安的一家企业重卡总装线上作业。 新华社记者张博文 摄

  回顾这段历史,对于我们理解“双循环”是有意义的。意义在哪里?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推进制造业补链强链,强化资源、技术、装备支撑,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三个方面着手

  新华网: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该如何理解?要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的发展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大力度改善提升?

  此次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乡村要振兴不仅仅搞农业,还要关注农村的政治建设、农村的社会发展、农村的公共产品提供等方面,将这些指标都要纳入考量。要做好乡村振兴需从三个方面着手:

   1月13日,广东阳西县程村镇红光村村民在分拣清洗鲜蚝。新华社记者 黄国保 摄

  第二,公共产品的提供。目前,国内很多农村地区道路设施还不健全,特别是村庄内部,很多地方没有水泥路还是泥巴路,有的村庄里可能还没有电灯,这些都需要政府来提供服务。政府做一些事情,老百姓再做一些事情,共同把农村的公共产品提供起来。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第三,关注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发挥基层民主,同时发挥基层党组的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农村文化建设也要做起来。这样才是全面的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