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

宁吉喆

  一、经济恢复取得明显成效

  经济增长稳中有升。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7%,高于6%以上的预期目标,两年平均增长5.3%。在疫苗接种加快推进、内外需求逐步恢复背景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9%,环比增长1.3%,两年平均增长5.5%。

  国内需求持续恢复。从消费看,消费环境不断改善,接触型聚集型消费逐渐复苏,居民消费需求继续增加。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实际增长17.4%,保持恢复性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0%,两年平均增长4.4%。五一、端午等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从投资看,补短板投入加大,有效投资持续扩大。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4.4%。

  各地区各部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协调发展战略,着力畅通经济循环,大力支持实体经济,促进了结构优化、质量改善和效益提高。

  需求结构趋于改善。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促进强大国内市场加快形成,内需拉动作用增加,消费需求继续改善,服务消费比重上升。上半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0.9%,比一季度提高4.9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61.7%,消费是增长的最大动力;居民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占比为52.5%,比上年全年提高2.4个百分点。

  企业利润大幅增加。助企惠企政策发力显效,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6.9%,两年平均增长20.6%;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11%,同比提高1.66个百分点。

  三、物价总体水平保持稳定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5%,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CPI涨幅较低,得益于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带动了猪肉价格明显下降。上半年,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2%,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9.3%。CPI涨幅较低,还得益于工业和服务供给充足,平抑了商品和服务价格。上半年,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0.9%,服务价格上涨0.3%;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0.4%。

  四、就业和收入持续增长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多措并举,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698万,同比增加134万,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3.5%。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其中6月份降至5.0%。农民工就业逐步改善。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规模达18233万人,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社会保障持续加强。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及时做好社会救济和临时救助,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提升。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社会救济和补助收入同比名义增长9.6%,人均政策性生活补贴收入增长22.8%,全国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17年增加,均保持稳定增长。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13.5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1亿人。

  各方面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巩固拓展污染防治成果,生态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环境质量继续转好,人民享受到更多绿色福祉。上半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9%;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

  六、改革创新取得新进展

  重点领域改革有序推进。加强要素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活力增强。“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成效继续显现,各类市场主体大量增加。上半年,全国日均新设市场主体同比增长超过25%。统筹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各类所有制企业发展活力有效释放。上半年,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57.8%,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

  上半年,各地区各部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畅通经济循环,大力支持实体经济,促进了结构优化、质量改善和效益提高。图为2021年3月1日拍摄的中信重工研制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铝板125MN(兆牛)拉伸机核心部件——重达1200余吨的活动夹头。 新华社发 黄政伟/摄

  新动能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产品迅速成长,成为引领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6%,两年平均增长13.2%,快于规模以上工业6.2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69.8%、52.6%、48.1%。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加速,新型消费蓬勃发展。上半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3.7%。5G网络建设和应用推广力度不断加大。截至6月底,建成5G基站96.1万个,5G终端用户达3.65亿户。

  面对严峻复杂的全球疫情和外部环境,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拓展国际经贸交往空间,外贸外资基本盘进一步巩固,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

  利用外资逆势增长。我国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6078亿元,同比增长28.7%。高技术产业成为引资热点。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9.4%。外资来源地更加多元。上半年,东盟对华投资同比增长50.7%。

  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投资较快增长。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7.5%,高于同期外贸整体增速0.4个百分点;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增长8.6%,比重提升;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际使用外资增长49.6%。中欧班列快速发展。上半年,中欧班列开行量、货物发送量同比分别增长43%、52%。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高质量推进,中老铁路、雅万高铁、中泰铁路、匈塞铁路如期推进。

  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成绩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发展所处的环境依然错综复杂,推动经济持续向好仍面临不少挑战。从国际看,全球疫情持续演变,世界经济恢复存在风险,发达经济体宽松政策外溢效应明显,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从国内看,经济恢复还不平衡,内需增长动能偏弱,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压力较大,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民生保障短板尚存,经济运行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不容忽视,巩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基础仍需努力。

  科学精准实施宏观调控。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前瞻性、精准性,加强区间调控,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持续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

  促进产业升级发展。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落实好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

  大力深化改革开放。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促进民营经济改革发展。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外贸稳定发展。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稳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