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监测评估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发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气象部门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支撑作用,推进落实《中国气象局加强气候变化工作方案》,加强气候变化监测评估能力建设,涵盖完善气候变化观测体系建设、加强气候变化数据库建设、加强气候变化监测分析指标体系建设、强化极端事件与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完善气候变化决策与产品体系建设等重点任务。

《方案》指出,“十四五”期间,中国气象局将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全面提高气候变化监测与评估能力,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性、前瞻性、科学性水平,为国家提供更丰富的科学数据、产品服务,提供专业化决策建议与措施选择,服务国家战略决策与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水平明显提升。

其中,提高温室气体、气候关键要素、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观测能力被列入重点任务。根据《方案》,“十四五”期间,气象部门将在全国16个气候关键观测区增补大气本底站以开展温室气体和二氧化碳通量等要素观测;将在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和区域代表性好的高山站以及国家气候观象台开展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浓度在线观测和通量观测,在南北极、南海等开展温室气体在线或采样观测。

同时,中国气象局将在气候承载力脆弱区继续强化气候观象台建设,补充完善气候系统关键要素观测;增强我国对极地、高山冰冻圈观测能力;初步建成综合立体气候和生态气象观测网等。此外,中国气象局还将提高气候资源的精细化监测和评估能力,提升气候服务水平,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下国家新能源发展和能源安全新战略气象服务。

《方案》提出,将加强气候变化数据库建设,强化数据应用评估和服务水平,实现对不同区域的气候变化事实分析等。中国气象局将依托气候系统多源观测资料和基础数据产品,建立量化指标体系,大幅提升气候变化监测自主化、精细化水平与精准信息服务供给能力,支撑气候承载力和灾害风险影响评估。

针对极端天气事件,《方案》指出,一方面,加强极端天气事件和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及早期预警,建立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技术体系和业务体系;另一方面,强化气候变化综合影响评估能力,面向重点行业和领域、重点区域和流域,开展灾害风险定量化、动态化评估,发布风险预测、预估和预警产品,并提升全球气候变化评估与服务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