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信息处理、智能制造自动化科技与绿色低碳、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制造】余红艺代表建议,支持宁波研究制定绿色制造示范区指标体系,探索建立绿色制造全流程能耗监测机制,覆盖原料端、生产端、使用端、回收端全周期,并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用能标准化管理、节能整体性提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支持宁波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绿色体系建设创新。

 

【工业传感器、电机工程、控制系统、数字化技术等自动化科技、装备制造与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马新强建议,进一步加强整体规划与协调,支持中部地区打造国家级装备制造业数字化应用创新中心,龙头企业牵头,高校、国家及地方相关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上下游企业协同参与,围绕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融合的共性问题展开研究,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开展项目协同攻关。

 

【装备制造、机械工业、自主创新与东北振兴】今年孙元华将提出关于加快机械设计领域基础软件自主创新研发及应用的建议,希望国家在政策层面,积极助力机械设计基础软件的自主创新发展。事实上,近两年来,她一直将这一建议作为调研重点,不断补充完善,今年终于做好了提交准备。


同时,出台相关政策,通过项目补贴、减免税费等方式,加快推进工业基础装备改造;面向数据采集和反馈控制等需求,深化国产工业传感器、伺服电机、数字控制系统等在传统装备升级改造中的应用

 

 

 

大连华锐重工副总设计师孙元华:加快机械设计领域基础软件自主创新研发及应用

 

 

参加工作近三十年,孙元华始终专注于冶金钢铁产业链大型机械装备数字化、智能化的研发工作,常年在工程建设一线从事自动化系统调试工作的她,对我国大型装备智能化的未来发展,有着深入的思考。她说,三十年来我亲身经历了我国工业从2.0到3.0再到4.0的发展历程,如今,我国大型装备的机械装备的加工、生产虽然已经毫不逊色于国外知名企业,但令人遗憾的是,核心控制自动化硬件及基础软件目前仍然以国外品牌为主,成为卡在我国工业发展道路上的“瓶颈”。为此,2021年全国两会上,孙元华提交了《关于促进重大技术装备,工业自动化软、硬件自主创新快速发展的建议》。

尽管本职工作十分繁忙,但孙元华每年都能提出高质量的建议。除了立足专业背景,2018年以来,她还针对社会热点先后提出了《关于全国联网受理民事、商事案件诉讼的建议》《关于将生物制剂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治疗银屑病,减轻银屑病患者经济负担的建议》《关于加大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处罚力度方面的建议》《关于延长研发费加计扣除方面的建议》等。她的建议大都得到国家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认真落实解决,她说,这极大地增强了她对代表建议工作的价值感。尤其是去年,孙元华作为辽宁省唯一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受邀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辽宁省沈阳、大连两市的消防法执法检查,进一步提高了她对消防领域的专业认知,她说,对于她在相关领域意见建议水平的提升大有助益。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履职工作中,我不仅会持续关注企业高质量发展、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发展主题,也会不忘为民代言、为民发声,写好为民履职‘作业’,一路前行,一路芬芳!”孙元华坚定地说。

 

 

 

 


 

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支持中部地区打造国家级装备制造业数字化应用创新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认为,装备制造业要实现可持续增长,必须走装备智能化、产线自动化、工厂数智化的发展道路。

“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尚处于初级阶段,企业间数字化能力、智能化需求差异较大,业务场景复杂。”马新强表示,工业软硬件装备供给能力不足、工业大数据开发创新能力不足,加之部分装备系统严格封闭,缺乏外部通信连接和数据共享标准,对装备的网络接入和互联互通造成了影响。

作为湖北一家高新技术企业领头人,马新强对湖北的创新潜力和产业优势有深刻认识。“中部地区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在技术积淀、产业集聚水平等方面都有大幅提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走在国内前列。”马新强表示。

马新强建议,进一步加强整体规划与协调,支持中部地区打造国家级装备制造业数字化应用创新中心,龙头企业牵头,高校、国家及地方相关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上下游企业协同参与,围绕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融合的共性问题展开研究,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开展项目协同攻关。

同时,出台相关政策,通过项目补贴、减免税费等方式,加快推进工业基础装备改造;面向数据采集和反馈控制等需求,深化国产工业传感器、伺服电机、数字控制系统等在传统装备升级改造中的应用,提升装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能力;在国家重点项目、央企、大型国企设备采购中,优先采购应用标准统一、开放互联的国产数字化、智能化装备。同时,提升工业基础装备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软件供给水平,培育智能化改造服务主体。

 


 

浙江省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余红艺:支持宁波带头创建国家绿色制造示范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绿色制造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设制造强国的客观要求。宁波是我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业发展基础好,绿色制造起步早,正全力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浙江省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余红艺代表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应支持宁波带头创建国家绿色制造示范区,为全国制造业绿色发展提供示范。

“国家有关部委一直积极推进绿色制造示范创建,构建了由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设计产品组成的绿色制造体系,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绿色制造示范的导向引领作用。但是,绿色制造示范在特色化、推广性方面也存在一定局限,比如缺少区县级、市级层面的绿色制造示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绿色制造示范的覆盖面。”余红艺代表说,应尽快创建国家绿色制造示范区。
宁波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业体量大。“‘十三五’以来,宁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全域产业治理、推进绿色制造发展作出了多方努力。如打造绿色制造示范典型,全面实施绿色体系示范创建;实施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全面推进工业节能减排;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提升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全面开展能源‘双控’。”余红艺代表调研发现,截至2021年年底,宁波累计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5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家、绿色工业园区3个、绿色设计产品113个,绿色制造发展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同时,宁波实行绿色工厂分层分级制度,按照五星、四星和三星等三个层次推进绿色工厂星级化创建,已创建三星级及以上绿色工厂403家,其中四星级179家,五星级70家。因此,宁波有着建设国家绿色制造示范区的可行性。
把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制造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走出一条集约节约、降碳降耗、高效高质的制造业绿色发展新路子,是余红艺代表心中绿色制造示范区的框架。她认为,示范区应该包含以下元素:
产业结构绿色化。实施传统产业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和绿色低碳改造,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努力实现产业“高新绿”的美丽蝶变。
用能体系低碳化。实施制造业碳达峰方案,优化能耗“双控”制度,实施重点用能企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推动企业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推进能源结构绿色化改造,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
生产过程清洁化。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相辅相成,推广绿色制造基础工艺技术。以化工、铸造行业为切入点,全面实行行业绿色化诊断。以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建设促进制造业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
资源综合利用集约化。推行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企业废物资源交换利用。实施水效领跑者行动,推进高耗水工业企业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及水效对标。加快特色资源综合利用示范聚集区建设,培育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链,强化协同处置,实现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最大化和资源利用过程无害化。
绿色产业高新化。依托产业大脑数字平台,统筹能耗、碳排放、亩均效益等基础数据与工业大数据资源,让互联网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实施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金融创新“双轮驱动”,在强化源头治理与全过程清洁生产等领域技术攻关的同时,推进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绿色信贷机制,引导社会资源流向绿色产业。
针对宁波创建国家绿色制造示范区的具体措施,余红艺代表建议,支持宁波研究制定绿色制造示范区指标体系,探索建立绿色制造全流程能耗监测机制,覆盖原料端、生产端、使用端、回收端全周期,并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用能标准化管理、节能整体性提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支持宁波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绿色体系建设创新。(记者 曾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