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DongHua 之动感惠民生收录关键词:国家发展改革委   高质量发展  绿色低碳   “双碳”   节能环保 】
  
  加快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解读之二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改环资〔2023〕1638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明确了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对锅炉生产制造、建设运行、回收利用等环节作出全链条系统安排,协同推进锅炉节能降碳减污改造和回收利用,持续提升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水平,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一、推动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力支撑
  
  锅炉广泛应用于电力、供热、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造纸、食品、制药等行业及日常生活中,是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装备。近年来,我国实施煤电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锅炉设计制造水平不断提高,燃料结构等得到大幅改善,节能环保水平显著提升。但也要看到,目前锅炉仍是我国能源消耗量最大、碳排放量最多的设备。目前,我国共有锅炉约32万台,年能耗量约20亿吨标准煤,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40%。推动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锅炉系统能效水平,减少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然要求。
  
  二、推动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支撑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举措
  
  我国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电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仍是我国电力供应安全的重要支撑。随着可再生能源占比迅速提高,煤电作为电力安全保障的“压舱石”,逐步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锅炉是火电机组的核心设备。实施电站锅炉节能降碳改造和灵活性改造,可有助于火电机组清洁、高效、灵活转型,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和安全保供能力。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指出,以工业锅炉等设备为重点,全面提升能效标准,推广先进高效产品设备,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工业锅炉为生产生活提供热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运行能效与设计能效相差较大,需提升工业锅炉系统效率,深入挖掘节能降碳潜力。实施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从供需两端发力,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支撑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举措。
  
  三、《行动方案》目标任务明确,是推动锅炉绿色低碳发展的行动指南
  
  推动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统筹谋划,科学部署,有序推进。《行动方案》基于我国能源禀赋和锅炉发展现状,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从能效提升、污染防控、更新改造、回收利用等方面分别提出了2025年和2030年两个阶段的工作目标。以能效提升方面为例,《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工业锅炉、电站锅炉平均运行热效率较2021年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到2030年,工业锅炉产品热效率较2021年提高3个百分点,平均运行热效率进一步提高。据测算,工业锅炉、电站锅炉平均运行热效率提高5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可实现年节能量约3000万吨标准煤、年二氧化碳减排量约8000万吨,节能降碳效益显著。
  
  在前端通过调整能源结构,推进清洁低碳能源替代,可大幅降低锅炉大气污染物和碳排放强度;在运行过程提升锅炉能源利用效率,强化污染物协同治理,是最直接、最经济的节能降碳减污方式;在末端加强废旧锅炉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可实现节能、节材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行动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从锅炉生产制造、建设运行、回收利用等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着手,提出节能降碳减污系统化工作要求,安排部署4方面12项重点任务,积极推动和引导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四、扎实推进《行动方案》实施,确保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
  
  《行动方案》提出,坚持“安全第一、统筹协调,绿色低碳、畅通循环,创新驱动、智能高效,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工作原则,加强锅炉生产制造、建设运行、回收利用等全链条管理,大力推进锅炉节能降碳减污改造,推动锅炉设备向“能源品种多元化、燃煤锅炉大型化、燃气锅炉冷凝化、小型锅炉电气化、电站锅炉高参数化”方向转型升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各有关方面应按照《行动方案》要求,聚焦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细化工作举措,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责任落实,开展宣传引导,加快锅炉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提升锅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完善规范标准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积极稳妥推进锅炉更新改造,规范废旧锅炉回收利用,加强锅炉生产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和升级改造安全风险防控,协调推进锅炉安全经济运行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贡献力量。(作者: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副院长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