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DongHua 之动感惠民生收录关键词:数字孪生  物联网  人工智能  云计算    大数据 】
  
  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陈敏做客中国之声《会里会外》:中国水利如何念活“治水经” 做好“水文章”?
  
  水利关系国计民生,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陈敏接受中国之声两会高端访谈《会里会外》专访,谈起水利这件“天大的事”。
  
  陈敏介绍,2023年,水利建设投资和规模创历史新高,全国新开工项目2.79万项,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996亿元,在2022年首次迈上万亿元大台阶基础上,再创历史最高纪录。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也实现关键节点目标,交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单。
  
  重大突破在前,而今再启新篇,我国水利建设会如何规划布局?中国的“治水密码”到底是什么?数字化时代下,能否巧用技术赋能“智慧水利”?……访谈中,陈敏解答着主持人的提问,也将中国“治水”的画卷铺展开来。
  
  以下为您带来部分访谈实录。
  
  
  
  成绩喜人
  
  新的一年怎么继续刷新“进度条”?
  
  新的一年,我国在重大水利工程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哪些规划?
  
  陈敏: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对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我们将重点围绕五个方面推进工作。
  
  一是加快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三大体系”。即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二是全面推进国家水网建设,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快实施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三是夯实乡村全面振兴水利基础,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四是持续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五是大力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大力推进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工程建设。
  
  您提到2024年水利工作的一大重点就是加快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三大体系”,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如何理解这个“高水平安全”?“三大体系”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陈敏:从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角度来讲,“高水平安全”就是要具有系统完备、标准适度的防洪工程体系,监测完善、预报精准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链条清晰、措施严密的工作体系。
  
  要实现水旱灾害防御“高水平安全”,“系统、科学、有序、安全”地应对各类水旱灾害,加快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三大体系”是关键。一是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准确把握流域特点和洪水特征,科学布局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区建设。二是完善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推进新技术、新装备研发推广应用,提高各类水文测站的现代化测报能力。三是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健全汛前检查机制,细化安全度汛措施,完善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
  
  2024年全国节水工作的预期目标是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13%,这个目标任务是基于什么制定的?会采取什么办法?
  
  陈敏: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保障国家水安全重要讲话10周年,也是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的关键之年。面对新阶段节水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基于对形势的研判和对节水工作的规律性把握,研究提出了2024年的工作目标任务。
  
  目标任务虽然艰巨,但我们将运用科学的方法策略,着力解决重大问题、推进重点工作。一是加快健全节水制度政策;二是强化用水总量强度双控管理,严格总量强度指标管控、用水定额执行、节水准入标准制定、节水评价审查;三是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四是高质量建设节水型社会,推进节水型社会标准化和示范建设;五是着力发展节水产业和科技;六是加快节水数字化智慧化建设;七是强化节水监督考核激励,约束与激励两手发力;八是全面提升节水宣教效能,着力构建节水宣教大格局。
  
  水利部将充分协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抓好任务落实,整体推动节水工作再上新台阶。
  
 
  
  主持人王娴与陈敏(左)对谈
  
  断流变长流 防汛补短板
  
  谱出生态“治水经”
  
  断流干涸26年之久的永定河在去年实现了全年全线有水,这样的变化是如何实现的?
  
  陈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2021年以来,水利部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流域本地水、引黄水、引江水、再生水,坚定不移恢复永定河健康生命。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组织京津冀晋四省市及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签订《永定河生态用水保障合作协议》,同时推动永定河水量调度立法前期工作。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开展永定河水量调度效果评估。三是探索补水规律,结合四季气候特点开展补水工作。四是强化调度实施,科学制定、动态调整水量调度安排。
  
  在流域相关各方共同努力下,永定河通水河段逐年延长,从过去的干涸断流到2021年全线通水,再到如今全年全线有水。下一步,水利部将继续锚定“保持全年全线有水”目标,持续开展生态补水,巩固永定河全年全线有水成效。
  
  2023年,海河流域发生1963年以来流域性特大洪水。水利部是如何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
  
  陈敏:海河“23·7”洪水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水利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海河流域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各项工作。
  
  一是系统谋划水利灾后恢复重建,认真复盘检视海河流域防洪体系,针对“23·7”洪水暴露出的短板弱项,扎实推动水利灾后重建水利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落细。二是抓紧开展水毁水利设施修复,确保今年主汛期前高标准完成承担防洪任务的水毁工程修复重建。三是加快完善流域现代化防洪减灾新格局,坚持系统观念,按照“上蓄、中疏、下排、有效治洪”的重大原则,科学布局防洪工程体系。四是督促用好增发国债资金,指导地方把下达的1400多亿元用在灾后恢复重建刀刃上。
  
  今年1月27日,辽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揭牌。从2010年成立的“辽河流域防汛抗旱协调领导小组”升格到“辽河防总”,辽河流域防汛抗旱协调指挥机制的升级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敏:设立辽河防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的重大举措。防汛抗旱协调指挥机制的全面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制进一步压实;二是防汛抗旱协调指挥能力进一步提升,推动构建指令畅通、职责清晰、协同联动、资源共享的高效指挥体系;三是流域防汛抗旱决策支撑能力进一步加强,成员单位不断强化信息和资源共享;四是抢险救援能力进一步强化,不断完善流域各级防汛抗旱抢险救援应急预案。
  
  陈敏
  
  国家水网建设大力迈步
  
  数字技术助力“治水”变“智水”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大力推进国家水网建设。未来会如何实现“全国一张网”?
  
  陈敏:加快构建国家水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旨在优化水资源配置、修复保护河湖生态、应对水旱灾害风险。国家水网主骨架由主网和四张区域网组成,未来将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需要,逐步扩大主网延伸覆盖范围,与区域网互联互通,形成一体化的国家水网。
  
  围绕“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建设目标,重点要以“纲”“目”“结”这三个方面去推进。一是构建国家水网之“纲”,科学推进一批重大引调排水工程规划建设,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二是织密国家水网之“目”,加快国家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与区域重要水资源配置工程的互联互通。三是打牢国家水网之“结”,加快推进控制性调蓄工程和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加强流域水工程的联合调度。
  
  在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的实施推进中,“数字孪生技术”是一个关键词。加快构建数字孪生水利体系,也是您提到的2024年水利工作另一大重点。我们该怎么理解“数字孪生水利”?
  
  陈敏:水网是一张复杂的网,这个系统工程必须有强大的技术支撑,有高水平的检测手段来实现精准调度、科学调度、安全调度、有序调度。在此背景下,我们将先进的数字孪生技术引入水利工程建设。
  
  该技术能够搭建起与自然界实体水网一致的数字网,并实现实时联动。在数字化系统中,我们可以预先观察到现实水网出现的问题,比如大坝或管道的潜在故障。而一旦现实中的管道得到修复,相应的数字孪生系统也会同步恢复正常。
  
  数字孪生水利将推动水安全保障从事后被动应对向事前主动预防转变,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力驱动。
  
  数字赋能给我们的水利工作带来哪些变化?
  
  陈敏:近年来,水利部通过开展顶层设计、增加政策供给、完善基础平台等工作,深化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北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运用,不断数字赋能水利治理管理。
  
  第一,水利监测感知更加全面,数据要素流动更加有序畅通,为流域治理、水网监控调度、工程安全高效运用提供全面实时精准算据支撑。第二,水利工程设施更加安全,水网调控运行更加绿色智能,支撑水利工程设施高水平安全和水网调控运行高效智能。第三,治水管水业务更加高效超前,水利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通过发挥数字系统永远在线、永不疲劳优势,进行持续模拟分析,得到最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