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警备区体系动员能力与时代同行2011年05月12日04:12
  去年初,由天津警备区南开区人武部牵头研制的某型干扰机经军队评审委员会专家的审评,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奖。人武部政委丁登山感慨地说,这一切要归功于张博士!
  丁登山赞扬的张博士是天津理工大学信息自动化学院副院长张宝峰,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南开区人武部电子对抗分队队长。面对“双重身份”,张博士嘿嘿一笑说:“没有强大的国防,咱能安心搞科研吗?再说,帮部队搞科研自己也受锻炼。”
  在南开区,像张宝峰一样参与警备区信息化建设的科技人员还有很多。去年夏天,为检测部队一项科技成果的技术参数,天津理工大学校长李勋博士带着29名硕士到渤海之滨的某训练场现场调试,前前后后干了半个月,经过军地双方严格检测,科技成果最终被总部列装部队。
  信息化战争是新型的人民战争。天津警备区未雨绸缪把具有信息网络技能的适龄人员作为体系作战的新锐后备力量,平时搞好储备登记,战时就能迅速征召动员、为我所用。
  近年来,警备区在地方信息通信、宣传、无线电管理、交通运输等单位,编组信息网络专业队伍,有重点地挑选信息安全、网络管理、软件工程等领域的顶尖人才,组成智囊团,为体系作战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保障。
  记者在天津某预备役高炮团看到,一连三排预任排长、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研究所博士研究员李欣带领预任官兵研究的“数字化模拟空勤标图系统”及训练软件在团队得到推广应用,提高了连队训练效益。
  科学泰斗钱学森曾展望,未来我军的军、师、团长都应是博士、硕士。而在南开区人武部,一个民兵气象分队就有30余名博士、硕士。他们人人可操作多种信息化装备接收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发回的信息和资料,为海、陆、空等军兵种提供战役、战术级的天候、地形等信息。
  目前,天津预备役士兵中本科以上学历的占73%,其中27%具有硕士以上学历,雷达探测、激光制导、测向定位、卫星通讯、电子对抗、空情报知等信息化专业分队也显著增加。
  不为所有,但为所用。民兵预备役士兵平时看上去是“虚拟力量”,但真正发生战争,他们的巨大作用不可估量。
  着眼未来战争,警备区以提高适应体系作战的动员能力为抓手,创新“一种编制多种任务、一种任务多种力量、一种力量多种用途”的建设思路,采取应急分队拓展任务、专业分队拓展功能的方法,形成了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力量体系,确保一支强大的后备力量建在身边、抓在手中、用于关键。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