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产业有望“跻身”未来产业行列?

  中国哪几个地方有希望构筑“未来产业高地”?

  ……

《未来产业:塑造未来世界的决定性力量》

  在软件、信息化领域工作数十年的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姜广智认为,未来产业要具备前瞻性、原创性、颠覆性等特征。“互联网+百人会”发起人、《智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形态》一书主编张晓峰说,未来产业是技术驱动、创新驱动、用户驱动、协同驱动的。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认为,以人工智能、5G、云计算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未来产业发展已初现端倪。

  北京市朝阳区委常委、副区长暴剑呼吁国家“要充分重视对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这是关系到我国中长期竞争力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应“切实掌握未来产业中的前沿技术”。深圳赛动生物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沐芸说,未来科技和产业带来的国与国之间的差距、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可能难以追赶和弥合,有可能落后就是永远落后。出版两本《生命密码》的华大基因CEO尹烨表示,一个国家的崛起关键在于能否把握住发起或主导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已经发生五次科技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成就了抓住机遇的国家。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梁胜认为,在全球未来产业的竞争中,关键是要掌握提前量、夯实基础面、突破关键点。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呼吁构建思想市场,强化未来学研究意识,“未来学对国家实现并保持领先性至关重要,未来产业是未来学的核心体现。”

  党和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已经提前对“未来产业”制定了一系列极具未来思维的规划,比如明确提出“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目标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旨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等,一些“先行者”,比如深圳甚至早在多年前就出台了富有操作性的《深圳市未来产业发展政策》。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教授在题为《决定我国未来产业的五大趋势》的推荐序中说:“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是创造未来。而创造未来,需要有未来思维,需要思想的力量。这本著作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大问题’‘真问题’,透过字里行间,启发我们去认知那些塑造未来产业的思想力量。”

  知名科幻作家韩松在题为《在奇迹还没发生时,就提前看到》的推荐序中指出:“20世纪60年代以后进入了所谓‘人类世’。这也被描绘为‘未来加快入侵现实’的时代。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尚未流行。生物进化中的失败者,比如恐龙那样的庞然大物,并不是适应不了现在,而是适应不了未来,在迅速来到的变化前面,哪怕临时抱佛脚也不堪一击。这便是这部《未来产业》带来的启示。”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未来产业》一书还附录了和未来密切相关的“参考书目”,堪称一份“未来书单”,并在每一章前摘录了一段和“未来”有关的富有哲理的话,给人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