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由中国新闻社中新经纬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2财经中国V峰会•创新的力量”在线上举行。施耐德电气副总裁、市场部中国区负责人任婧受邀并出席了峰会,并就企业如何培养低碳能力,迎接双碳时代的新机遇发表主旨演讲。

 

施耐德电气副总裁、市场部中国区负责人任婧发表主旨演讲

 

  以下为精简演讲实录:

  在中国,无论是全国碳市场的成立,还是最近的拉闸限电,对企业来说都意味着双碳效应已经正式开启,如何化挑战为机遇,培养低碳发展的能力,关系到每个企业的生死存亡。

  我们观察到,3060目标提出之后,各行各业虽然都积极响应,但也有些由于盲目或蹭热点而出现的“运动式减碳”的现象,这些浮于表面的碎片化方式,不能产生持续的回报,注定无法固化为长期实践。

  把减碳变成可持续性实践,关键在于融入主业。首先,业务每个环节都有减碳和降低对环境影响的可能;其次,只有融入主业才能在业务运行中不断地产生经济收益,从而保证行动的持续性;另外,只有融入主业,才能让降碳减碳成为每个员工的行为准则,不断促进实践层面的关注与创新。

  到目前为止,施耐德电气的绿色收入已占到总收入70%以上。所谓绿色收入,就是能够对气候产生积极影响的产品或解决方案所带来的收入。这意味着可持续发展能够切切实实带来经济效益。那我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在设定目标的基础上,我们把可持续理念融入业务的方方面面,包括设计、采购、生产、交付等,每个业务环节都竭尽所能践行可持续,并打造端到端绿色供应链。

  首先从绿色设计开始,站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思考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例如,我们在去年发布的全新一代无六氟化硫(SF6-free)中压开关设备,就在设计之初考虑到了绿色材料的使用,在制造时以无害的干燥空气代替了六氟化硫这类温室气体。六氟化硫让气候变暖的威力是二氧化碳的2万4千倍。通过空气替代,我们大大降低了环境破坏。

  其次是绿色采购。碳中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其实企业大部分的碳排放存在于上下游,亟需通过采购和合作推动第三方供应商减碳,共同实现绿色发展。为此,施耐德电气对供应商进行了碳排放水平评估,只有符合标准的供应商才能纳入我们的清单,如果有差距我们就帮助他们提升能力,包括提供精益生产、数字化方面的咨询,助力供应商节能降耗。

  上海新通联是一家和施耐德电气合作了近20年的包装供应商。施耐德电气为新通联实施了精益生产咨询,打造精益产线,推动精益化生产与运营,并在这个基础上推动产品级、设备级、工厂级的互联互通,打通信息与管理的孤岛,助力他们循序渐进实现绿色智能制造。新通联由此实现了设备利用率提高20%以上,设备能效节约30%,并最终成为中国首批获得绿色产品认证的企业。

  今年,我们还在全球启动了供应商“零碳计划”,目标是到2025年帮助全球前1000家核心供应商实现运营中的碳排放减少50%,其中有200家左右的中国核心供应商也位列其中。数据显示,这1000家的碳排放占施耐德电气所有供应商碳排放总和的70%,对实现我们的整体减碳目标有着重大意义。

  第三个环节,绿色生产。生产制造是一个集中消耗能源和原材料的过程。为了提高生产和运营效率,节约能源和资源,并促进清洁能源的规模化使用,我们主要通过践行数字化、循环经济、清洁能源三大方式来推进和加快“零碳工厂”的建设。

  首先是数字化,数字化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最佳武器。数字化不仅能衡量能源消耗,而且帮助提升效率,而效率提升是真正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施耐德电气中国工厂部署了多样的数字化运营系统,促使中国区供应链的能耗在过去三年整体降低了12.4%,生产效率提升了5%到10%。

  最新获得世界经济论坛端到端“灯塔工厂”称号的无锡工厂就以数字化技术覆盖了从采购、生产到交付的每个环节,成功塑造了高效敏捷的端到端价值链。工厂利用数字孪生技术优化整体管理,增效减排,仅通过暖通空调一项就实现32%的能耗节约,实现成本优化,创造可持续增长的竞争优势。

  其次是循环经济。通过对各种生产材料和资源的最大化循环利用,循环经济不仅节能降耗,还能实现零废弃物填埋。目前施耐德电气全球200多家工厂都已实现了零废弃物填埋;厦门工厂2018年建设的废水回收处理系统,实现了93%的工艺废水回收应用于产线,大大节约水资源。

  第三是使用更多的清洁能源。施耐德电气在中国有15家工厂部署了太阳能光伏系统,提供大量可再生绿色能源,我们还充分利用微电网技术消纳新能源。我们的太阳能+微电网的解决方案,也为中国用户了构建分布式能源系统,确保用电的安全、稳定、绿色。

  国家电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旗下欣美电气,年生产用电量约200万千瓦时。施耐德电气为欣美电气打造了以微电网为核心的分布式能源系统,以数字技术实现对屋顶光伏、储能、柔性负荷的预测和优化控制,实现以电为中心“多能互补”的功能,既经济又绿色。通过这一项目,欣美电气2020年新能源发电量年度增长146%、年度新能源渗透率提高至70%、年度电费总支出节省30%以上,率先获得浙江省企业首张“碳中和”证书,也为实现“绿色工业园区”及未来“零碳工业园区”打下了基础。

  在设计、采购、生产之后,最后一环是绿色交付。我们的方法是绿色包装和绿色运输。在包装环节,我们主要从数字化、减量化、去塑料等方面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承诺,到2025年一次和二次包装中100%不含一次性塑料。在运输环节,除了广泛采用电动汽车,我们还搭建行业领先的物流运输控制塔,通过可视化管理和大数据算法规划物流最佳路线,合并路线,减少空驶,从而降低能耗,也帮助整个供应链上下游增强了运营的灵活性与韧性。

  这些大大小小的创新和行动,不仅让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也帮助供应商和客户提高了能源效率,减少了对环境的压力,实现了真正的端到端共同升级。

  大家可能有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员工在每个业务环节不遗余力推动可持续?这主要与我们积极打造可持续文化相关。施耐德电气的员工价值主张是赋能,包容,意义。其中“意义”就是让自己的工作更具备社会价值,以践行可持续发展为荣。

  正因为管理者和员工的意识提升,使得每个环节不断创新,可持续才能真正融入业务,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形成正向效应。我们在中国23家工厂中,已经有14家是“零碳工厂”,15家是工信部认可的绿色工厂。到2025年,我们计划在全球实现150个“零碳工厂”。

  迈向碳中和不是短跑冲刺,而是一场全人类的马拉松,也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作为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的宗旨非常明确:赋能所有人最大化利用能源和资源。我们期待与合作伙伴携手,致力于成为中国产业实现高效和可持续的数字化伙伴,共建一个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