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用新技术赋能农机和农业升级发展

本报两会报道组 何文英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农机和农业要抓住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等颠覆性新技术发展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用新技术赋能农机和农业的升级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董事长 詹纯新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取得了显著成就,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进入了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但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及问题。“农机装备的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尚处于起步阶段,新技术在装备和农艺上的融合应用滞后,农机与农业的融合发展不足。”詹纯新认为,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也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亟待破解的难题。

截至2020年,我国智能化高端农机在农机总体规模中占比不到10%,高端农机不足制约了农机装备的产业升级,农机装备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农艺科技方面,也存在着基础研究和应用模式创新不足、数据采集运用相对落后等问题。此外,詹纯新表示:“从农机装备端到生产应用端,再到管理平台端,还没有实现端对端的打通,尚未形成‘天、空、地、人、机’五位一体的全程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农业体系,农机装备企业、智慧农业企业、工业互联网企业之间的融合创新也需增强。”

当前,在以新能源、新数字等新技术为主要驱动力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下,我国在电池电机、工业互联、人工智能、5G通信等领域已经形成新的技术产业优势。詹纯新认为,加速将其应用到农机装备和农业生产之中,可以有效突破传统技术不足的瓶颈,实现换道超车。

在此背景下,詹纯新从市场端、制造端及顶层设计端提出了助推农机和农业升级发展的建议。在市场端,优化农机购置和应用补贴政策,完善补贴兑付方式,要削减对低端农机的补贴,加大对智能农机、大型联合收获机、动力换挡拖拉机等先进农机的补贴。在制造端,大力支持企业的高端农机研发,从立项、试制、试销到批量上市,要有相关支持政策引导,增强企业研发动力。在顶层设计端,把农机农业的融合发展,纳入乡村振兴总体战略。

(编辑 孙倩)

 


 

全国政协委员刘明忠:打造装备制造业高地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网讯

 

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一场“委员通道”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邀请部分全国政协委员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媒体采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明忠就“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回答了中国网记者提问。

全国政协委员刘明忠

以下为文字实录:

刘明忠: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基石”,被誉为“工业之母”,尤其是以中国一重为代表的重型装备制造业,是制造工厂的“工厂”。比如,它不生产汽车,但提供制造汽车的机械压力机等装备,也不炼化石油,但是制造石油化工企业必备的“反应器”等装备,它不生产钢材,而提供的冶金成套设备装备了我国大型钢铁企业,等等。可以说,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坚实根基,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一个现代化大国必不可少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 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我国已经连续12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对世界制造业贡献的比重接近30%,我国工业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实现新飞跃,并且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志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如在高铁、船舶、核电、水电、冶金装备等方面实现了世界领先,在石化装备制造技术上从跟跑到领跑,成功制造了世界规格最大最重、材料最特的3000吨级加氢反应器,成为全球石化行业装备制造技术的领导者,等等。实践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具有最完整的产业链,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

自立才能自强,自强才能主导。我们要以改革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全面推进自主创新,组建更多产学研一体的创新中心,切实增强装备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同时,作为总部在东北的央企,我们要把自有品牌、技术和管理优势与东北地区区位、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助推东北地区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以产业振兴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全国政协委员武钢:税收发力加速绿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税务系统坚决贯彻中央各项部署,大力实施“放管服”,主动将税收工作融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于大局处谋篇,于细微处落笔,服务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发挥税收在国民经济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

来自经济界、新能源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钢非常关注国家税收领域的议题。今年,面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武钢委员结合国家“双碳”战略和当前新能源行业发展的痛点,从引导拉动有效投资、推动储能产业发展、支持绿色金融、引导绿色能源消费等角度提交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财税政策助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提案》。

该提案一是鼓励刺激绿色能源领域投资,建议率先在可再生能源行业试点贷款利息增值税进项抵扣政策,试点风力发电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全面退还政策,恢复光伏发电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将风电、光伏发电企业临时占用耕地税预征改为建成后据实征收。二是为了尽快建成适应绿色能源体系的电网及储能体系,建议出台鼓励储能行业及电力调度行业发展的所得税和关税政策。建议财政部针对储能设备制造、零部件生产、储能项目建设运营实行“三免三减半”等税收优惠;对进口储能设备和原材料,免征进口关税。三是为了引导鼓励绿色能源消费及节能减排。建议出台鼓励企业及个人购买《绿色电力证书》等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武钢委员表示,上述政策建议,一方面有利于加速推进国家“双碳”战略实现,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调动市场主体投资积极性,通过有效的、符合国家宏观战略的投资拉动稳定市场需求,助力市场主体冲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全面实现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自2018年以来,武钢长期关注财税议题,分别从社会保障、低收入群体保护、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角度提交议案12项,件件得到国家税务总局积极回应,其中60%的政策建议得到政策制定部门采纳。尤其是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和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财税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减税降费精神,通过科学精准的优惠政策设计、智能高效的实施落地,以及税企同心的真诚服务,支持各行业企业共渡难关。在国家相关政策和税务系统的引导支持下,风电行业克服重重困难,2020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占全球市场的55.91%,2021年海上风电装机也第一次跃居世界第一。”

武钢说,这一切成绩取得离不开税务部门精准的优惠政策设计、高效全面落地执行和真诚的纳税服务。一方面,财税部门用心倾听企业心声,走进一线调查研究,准确理解把握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科学合理的设计出台政策,2019年来先后出台支持创新、创业;支持绿色发展;支持疫情防控、小微企业纾困、六稳六保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超过52个。仅2021年全国累计减税降费1.1万亿,小微企业优惠政策一项减负2951亿元。新能源行业依法享受到研发费加计扣除、先进制造业留底退税、西部大开发、资源综合利用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初步测算,每年给新能源行业带来30亿元成本下降,全面增强了行业全链条的发展活力。

另一方面,税务系统大力推行智慧税务管理,提供精准高效税务管理服务,也使企业办税缴费更加方便快捷。2020年2月全国人民奋力抗击疫情初期,新疆国税局推行智能办税、非接触办税服务,服务效率成倍提升,创下48小时出口退税到账记录;同时税务系统大力推行备案制,不断压缩简并行政审批事项,办税效率大幅提升。连续9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营商环境的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辖区企业在感受到税务部门落实中央减税降费释放红利不打折扣、真诚服务、高效办税、税企同心共克时艰的同时,也看到税务部门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高效打击税收违法违规,果断有力的行动。

税收充分发挥了在国家经济治理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给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全国风电光伏行业三年累计新增装机2.78亿千瓦,截至2021年我国风光发电累计装机规模达到6.4亿千瓦,在逆境中为国家“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