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航天局新闻发布会

时 间:2021年6月12日

简  介:2021年6月12日上午,国家航天局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情况。

2021年6月12日上午,国家航天局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情况。

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办公室主任 孟华: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媒体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家航天局新闻发布会。

回顾去年7月23日天问发射,到今年的2月10日“太空刹车”,5月15号着陆火星,5月22日“祝融”登火,工程全线和我们新闻战线的同志一起奋战,一起期待,一起欢呼雀跃迎接成功的日子,仿佛还在眼前。就在昨天,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在国家航天局举行,刘鹤副总理亲自出席,并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我们工程取得圆满成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昨天发布的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的4张图片纷纷刷屏,特别是着陆器和巡视器萌萌的合影,我们还开展了征名活动,也引发网友极大关注。

值此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圆满成功之机,我们召开国家航天局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和工程重量级专家来介绍工程有关情况,回顾奋斗的历程,也回答社会和媒体朋友们的关切,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领导专家。他们是: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许洪亮先生,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先生;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先生,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刘建军先生;测控系统专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责任总师崔晓峰先生。我是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办公室主任孟华。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媒体朋友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总台央广、总台国广、中国国际电视台、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社、环球时报,人民画报、民族画报、《知识分子》杂志,北京日报、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青年报、北京交通广播、东方卫视、湖南卫视、江苏卫视、香港文汇报、香港《紫荆》杂志,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军网,中国科学报、中国航天报、战略支援报、《太空探索》杂志、《国际太空》杂志、《中国航天》杂志、国家航天局网站以及“学习强国”平台、“中国的航天”新媒体工作室等媒体。

下面,首先请许洪亮先生对工程进行全面的介绍。

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 许洪亮: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四位专家共同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昨天上午,国家航天局举行了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标志着天问一号一步实现“绕、着、巡”的目标圆满实现,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今天我们邀请各位媒体朋友来到国家航天局,向大家介绍天问一号任务相关情况。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是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成就。今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亲致贺电,高度肯定天问一号任务的重要意义,指出这是我国迈出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昨天,刘鹤副总理在出席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时指出,天问一号任务谱写了中国人民攀登科技高峰的新华章,勉励航天全线再接再厉、锐意进取,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这是对全体参研参试科技工作者的极大鼓舞和鞭策。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国家航天局、代表中国航天的各位同仁,感谢党中央的亲切关怀!感谢全国人民和国际同行的持续关注!感谢媒体朋友对此次任务的精彩报道!

天问一号任务成功是我国航天事业自主创新,跨越发展的标志性成就。在我国航天发展史上,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6个首次,一是首次实现地火转移轨道探测器发射;二是首次实现行星际飞行;三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软着陆;四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表面巡视探测;五是首次实现4亿公里距离的测控通信;六是首次获取第一手的火星科学数据。在世界航天史上,天问一号不仅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而且首次成功实现了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目标,充分展现了中国航天人的智慧,标志着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天问一号任务成功是全体参研参试人员八年来团结拼搏、不懈努力的重要成果。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起点高、难度大、挑战多,从论证阶段开始,就面临环境新、距离远、时延大、环节多等诸多难题。2013年,国家航天局基于前期成果,听取多方意见,经过慎重研究,提出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即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探测”的目标,启动了任务方案论证和实施。2016年工程立项后,参与工程实施的数千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突破火星制动捕获、进入/下降/着陆、航天器长期自主管理、远距离测控通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于2020年7月按计划将天问一号送入太空。经过近7个月的奔火飞行和3个月的环火探测,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祝融号”火星车驶上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完成对着陆平台成像、着陆点附近科学考察,地面成功接收相关数据并形成了首批科学成果。

天问一号任务成功是新型举国体制制度优势的又一次生动体现。这次任务成功,一是离不开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前瞻决策。天问一号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实施的我国首个行星探测工程,体现了党中央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高度关注和殷切希望;二是离不开各部门和单位的大力协同和精心组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任务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积极组织协调,国内相关部门主动纾困解难,特别是在去年疫情期间,北京、天津、海南、新疆等地方政府为工程产品运输、发射、测控等提供重要保障;三是离不开专家院士们的超前谋划和积极推动。嫦娥一号任务圆满成功之后,我国航天界的专家院士们就开始谋划开展火星探测,并多次提出开展深空探测深化论证的建议,倾注大量精力和智慧;四是离不开航天精神的激励鼓舞。天问一号任务全体参研参试人员继承和发扬航天精神,在任务实施中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加工、精心试验,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务实的工作作风,生动诠释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的航天精神。

在天问一号任务实施过程中,我们与欧空局以及阿根廷、法国、奥地利等国航天机构以及港澳地区科技力量,在测控支持、载荷搭载、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共同为增进人类对宇宙奥秘的认知贡献智慧和力量。任务成功后,多个国家航天机构和国际组织以及很多国际同行和友人,纷纷以不同方式表示祝贺和赞誉,期待进一步合作。在此,我代表中国国家航天局一并表示衷心感谢!外层空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开发、和平利用外层空间是人类共同的追求。我们将始终坚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原则,加强同国际社会的广泛合作,共同实施好天问一号后续科学探测任务,力争取得更多新发现、新成果,实现科学产出最大化,让航天探索成果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更大力量。

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国航天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弘扬以“两弹一星”精神为代表的航天精神,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精心论证和实施好行星探测工程、重型运载火箭和探月工程四期等航天重大工程任务,加快航天强国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支撑。谢谢大家。

孟华:谢谢许洪亮的精彩发布,下面进入提问环节。

光明日报:大家都知道我们这次去火星技术难度很大,尤其是着陆成功率只有40%,我国是第一次去,而且是一次实现绕着巡,为什么选择这样高风险方案,现在看来结果相当圆满,请问我们靠的是什么?谢谢。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 张荣桥:今天是周末,而且又是端午佳节的小假期,我们新闻界的媒体朋友们牺牲了宝贵的时间参加我们的新闻发布活动,很受感动。首次火星探测工程从研制过程到发射到飞控,这一路走来,我们新闻界的很多朋友一直在关心、关注,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宣传,使我们产生了为国努力奋斗的强大动力。所以我也想代表我们天问一号研制的全体同志,对新闻界的朋友们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也期盼大家在后续的工作当中,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跟我们一道讲好天问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方才这位记者提到这个问题,在很多种场合也有很多专家在问,就是为什么这一次选择这样的方案,而且能够成功。正像您所说,去火星的难度很大,到目前为止,整体的成功率50%左右,对于着陆类的任务成功率只有40%多一点,这是客观现实。

那么我们在论证之初,就在想,我们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非常之稳健,每一步都很精彩,在座的诸位都见证过。那么我们国家去行星际、去火星如何干?这是我们在论证过程当中各方研究讨论的一个焦点问题。

实际上,对去火星的技术难度我们是心知肚明,了解得非常清楚,而且我可以实事求是告诉大家,当初我们的方案是选择了一个风险相对较小的,也就是去环绕的方案。但是对这个方案,我们业界的专家,包括我们参与论证的同志却是又心有不甘。

因为跟国外相比,我们起步较晚,这是客观现实。而且在论证的时候,在与国外还存在着不小差距的情况下,国家投钱让我们来干这么一件事情,我们的同志有个基本共识。不能仅仅考虑风险,更要考虑对航天技术发展和科学研究的牵引、带动作用,对国家整体能力的提升作用。

拿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体现出我们航天人的担当精神。因此在分析了各种因素,特别是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为我们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和设备设施基础,长征5号运载火箭为我们提供了必备的发射能力。我可以坦诚告诉大家,如果没有长征5号,你想一次性实现绕着巡,没基础。因为我们的长3系列发射火星探测器,根本不具备一次实现绕着巡的能力。所以有了这些基础,大家就认为我们“踮踮脚、伸伸手”,一步实现绕着巡是风险可控的,尽管难度很大。因此最后形成了我们国家火星探测 “一步实现绕着巡,二步完成采样回”的总体发展思路。这个发展思路曾经也在有关方面宣布过。

一步实现绕着巡,意味着研制难度加大,说的白一点,失败的可能增加了。对我们研制人员来讲,承受的压力剧增,好在我们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各级政府组织部门,特别是国家航天局强有力的组织,有我们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科学院,还有我们发射场和测控的主管部门的大力协同,还有就是我们探火研制全体人员的努力拼搏、攻坚克难。说句白一点的话,就是探火人的争气。我们今天成功了,回过头来看,这条技术路线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整体上更加节省经费,特别是在技术上实现了跨越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因此我们讲,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是结合我们中国国情,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发展之路。

首次火星探测历时8年,论证、研制、建设,一路走来感受至深。方才记者在问,我们今天圆满成功靠的是什么?方才许洪亮发言人已经做了很好的总结,四个“离不开”,我想稍微展开一点解读。实事求是讲,没有经历过的人体会不深。第一条,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的英明决策,这不是套话、不是虚话。同志们,如果没有他的及时批准立项研制,我就说去年我们只能看着别国,美国、阿联酋在玩火星。这一点,我们国家这些重大工程历来都是要总结成功经验,这一条是必不可少的。第二条,新型举国体制、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方才会前也有人问我,不论多么困难的情况下,尤其是疫情突发,飞机停运、人流冻结、铁路停止,我们这些人怎么去、设备设施怎么运输?我们一个报告上去,各个部门齐心协力。没有这个制度优势,办不到。第三条,我们航天发展战略专家们的超前谋划。我再补充一点,我们航天局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钉钉子精神。我们的局长,经历了几任,但是无论是哪一任局长,都是一茬接着一茬干。最后一点,靠的是什么?我们伟大的航天精神的激励,时间关系不多讲,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央视频:您好,我们看火星探测,美国上世纪中叶开始到今天数十年时间,我们中国火星探测项目到今天为止也没有超过10年时间,有人说这样一个速度是奇迹,咱们怎么评价这个速度,以后我们速度还会继续加快吗?

张荣桥:怎么评价这个速度?的的确确正像您所说,人家几十年前就开干了,咱们只有8年的时间,而且是一步实现了绕着巡。前不久呢,各个重要环节上,我都对这一次的成功做了一个基本的描述。就是什么呢?各个环节顺畅精准。实际上在座的很多新闻界的朋友们也都在发射场或者是在我们的飞控中心,都在现场见证了几个非常重要的时刻。成功实属不易,国人纷纷点赞,国际同行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这位记者问到速度,我上次接受采访的时候,也问了类似问题。中国速度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中国的一个标志之一,无论是高铁为代表的交通,还有其它各个发展领域。所谓速度就是什么?那就是结合我们现有的能力、基础和条件,再加上一些大胆创新的思路,我想这是我们中国速度的含义。那么后续,我们会继续以我们的中国速度推进相应的工程。你提到这个问题,我想借此机会,对我们这一次成功如何评价、我们业内如何评价?我个人观点,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大家都学习了。昨天刘鹤副总理又对于我们工程圆满成功给予了高度褒奖,但是我们的队伍,在座的几位,我们一周都要在一起开一到两次会,每次会上我都在强调,成功了,我们仍然要保持清醒的认知,时刻保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为什么要反复强调?我们这一次的成功,除了前面说的四个“离不开”之外,我想还有两点。

前面四个“离不开”,还有“两靠”,靠的什么?一是,人努力天帮忙。什么含义?8年的研制建设、设计、攻关、生产、试验各个环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这是我们人在努力;国内国际因天气原因推迟发射的例子不少,着陆时出现沙尘暴也曾有过,但是回过头看,我们在发射的时候和着陆的时候,应该说气象条件都随了我们的期盼。这是天帮忙。成功的必然之中也有幸运的成分。成功了,我们仍然要深挖一锹,多找一找不足,多看一看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多问一问下一次再去我们还能够这样顺利吗?二是实事求是。一次实现绕着巡,可喜可贺。但是我们毕竟是第一次去,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与成功了多次的国家相比,我们怎么可能没有差距呢?所以越是在成功的时候,我们越要正视自己的水平。所以我也希望,我们媒体界朋友们在讲好天问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时候,也要坚持这一点。这实际上对我们工程有利,因为我们做的不是一锤子买卖,我们还要不断地去续写我们行星探测的新高度,我们要确保每次的成功。因此我讲,我们时刻在跟自己比,每次都有进步,保持定力,积小成于大成。所以回过头讲,这么短的时间之内一步实现绕着巡,成功了,我们很高兴,可喜可贺,但是我们在座的参与研制的这些同志,头脑是清醒的,认识也是清醒的。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总台国广记者:天问一号任务,让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成功实现火星着陆的国家,也标志着中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了世界前列。在行星探测领域开展合作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想请问我们在天问一号任务开展了怎样的国际合作,在后续的月球与深空探测任务中,我们又将开展什么样的国际合作?

许洪亮: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中,国家航天局和欧空局、法国国家空间中心、阿根廷空间活动委员会、奥地利研究促进局等4家航天机构,通过载荷搭载、测控支持等方式开展了广泛合作,同时我们还正与法国、奥地利、俄罗斯等有关机构,就天问一号火星探测数据的应用合作保持沟通。同时为了保证火星探测器在轨卫星安全,近期我们正在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欧空局开展了火星探测器轨道数据交换合作。正如您刚才所讲,在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开展国际合作是国际通行惯例,所以在我们谋划下一步发展过程中,不论是探月工程四期还是小行星探测,包括大家最近知道的国际月球科研站,我们都坚持开放的态度,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跟国际同行正在开展广泛合作。

具体来讲,嫦娥六号、小行星探测任务中由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已向国际合作伙伴发出合作倡议,目前也收到一些相关建议,我们的科学家和工程研究队伍也正在开展相关深入分析,就有关细节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下一步会在适当时机对外进行发布。谢谢。

中国日报:请问在座专家领导,能不能介绍一下天问一号此次着陆和火星巡视面临的挑战及相应技术创新?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 孙泽洲:火星的进入下降着陆过程是我们此次任务风险最高的环节,这个环节中我们要面对不熟悉而且多变的火星大气环境,还要自主完成十几项的关键动作,而且这些动作环节也是环环相扣的。从进入火星大气到最终着陆到火星表面,历时虽然只有9分钟,但是这个过程非常复杂,要经过四个阶段,包括气动减速、伞系减速、动力减速和着陆缓冲。要把相对于火星4.8公里/秒的速度减到为0。这期间前两段最为关键,由于我们在火星减速进入过程中是利用大气减速,这两段承担了减速98%的需求,98%的减速都是利用火星大气来减速的。但是火星大气又跟地球不同,密度不同、成分不同,而且还有一些风速的多变性。所以说这就决定了我们这次着陆任务过程,对于火星的着陆,与地球的进入和着陆,以及月球的着陆的差异性极大,是面临最主要的挑战。要面对一个我们不熟悉的多变的火星大气,而且我们还要利用它来进行进入过程的减速和着陆。

对于这样一个新环境,我们在技术上做了哪些准备或者技术创新?由于时间关系,我就重点介绍两个方面,一个是针对气动的影响,首先我们通过全新的气动力、热的实验方法研究,确定了针对于火星大气条件下进行气动力、热的算法和实验手段。为此我们还改造了一些风洞,进行二氧化碳成分影响等等实验工作。也是通过这样一个工作、算法和试验确定,最终建立起完备的整个过程中气动力、热数据库,这是一个基础。由这个基础设计了全新气动外型,与地球进入不同,与国外气动着陆外型也不同。同时针对火星大气进入,我们采用了弹道升力的方案。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案?就是提高我们对火星大气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降低不可干预环境带来的风险。这样一个方案虽然可以很好适应火星大气环境不确定性,但是也面临很多难题。其中一个是进入过程中,气动减速段需要一定的配平攻角,在开伞前我们又把这个攻角调回来,利于我们开伞尾流对称性,使开伞的风险更小。针对这样一个难题,应该说我们在国际上首次采用基于配平翼的可变气动外形,利用火星大气阻力进行攻角调整。这样一个方案,相比以往火星表面进入的方案,我们这个系统的重量只有国外的10%。这就是气动力、热方式以及我们技术方式上的创新。

第二是降落伞,大家可能也知道,地球返回中也有降落伞,火星大气稀薄,采用这个外型操作有不稳定性,虽然都是伞,但是开伞方式不同,针对这样一个超音速、低动压、低密度情况下,我们设计了新的伞型,开展了仿真分析方法的完善以及地面实验方案的构建。针对地面模拟困难,国内首次利用火箭弹,在距离地面30公里左右高空开展全过程模拟。这也是第一次使用,也遇到很多困难,但最终我们在地面做了完整的开伞验证,也为这次任务顺利进行或者成功着陆奠定了很好的技术基础。这是针对于气动减速段两项有代表性的技术创新和进步。

针对巡视,火星表面巡视跟月球还有不同,火星表面呈现低光照,太阳光能量相对比较小。再一个,火星表面容易出现沉陷,针对这两点,我们在技术上怎么解决?首先是首次在国际上、在火星上采用太阳能集热器技术,这样一个做法,使我们对太阳能利用率达到80%。用这样一个新技术,极大提高我们对太阳能利用效率,也为火星车在火星表面提供了很好的温度保障。针对沉陷这样一个火星特殊地貌下如何可靠行驶,我们采用主动悬架系统,这个系统虽然实现起来复杂,但是针对于可能的沉陷或者车轮故障,包括爬坡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我们可以主动改变我们移动的形态,实现车体抬升、车轮抬升甚至蠕动等等形态,一旦沉陷可以实现多种移动方式实现脱困。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在地外天体采用主动悬架移动系统,作用是更好适应我们在火星上稳健移动、可靠移动的目标。所以简单来说这么几个方面。此外,我们在星际通信、自主导航、自主管理等方面,在方法方案和技术上也都有创新,时间关系我就不详细介绍了。谢谢大家。

中国国际电视台:这次火星探测圆满成功,未来行星探测规划和展望会是什么样的?

许洪亮:我先来回答,后面再请专家回答。目前我们正在规划“十四五”航天发展,按照中央对航天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统筹考虑国际上科学热点,也包括我们的工程技术基础,基本上按照刚才张总所讲,技术上可实现、经费上可承受、科学上有贡献,统筹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对未来行星探测做谋划。目前明确到2030年左右,依然以火星探测为主线,首次火星探测实现绕着巡,后面还会开展火星取样返回,同时还会开展小行星探测、木星系探测,另外还会实施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七号、八号任务,跟国际同行特别是俄罗斯正在论证国际月球科研站等等一系列任务。下来请在座专家再简单介绍一下有关任务的特点。

张荣桥:首次火星开启了行星际探测新征程,我们不会停下脚步,刚才许洪亮发言人已经把后续的行星探测整体规划做了表述。实际上,在2016年的航天白皮书当中,也对这些内容做了表述。后续的这些任务,我们还是坚持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整体规划、分布实施和持续发展。前面回答问题当中,我讲我们不是说一锤子买卖,搞完首次火星探测就歇了,后续还有一系列任务。那么这些任务有什么特点?我想第一点还是选择重点、热点和亮点作为我们的探测目标,实现高起点的跨越发展。对于火星来讲,仍然是我们后续探测的重点,这也是国际深空探测的重点。为什么?它是我们的近邻,科学上的意义巨大。各位媒体的朋友可能都很清楚。小行星探测是我们的热点,也是国际探测的热点,为什么?现在大家都在说,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危害,这是引起各界关注的。还有小行星上面的资源等等。最关键的是,小行星它小,但它的任务很难,带动我们航天技术向精细化的航天技术发展意义重大。再一个就是木星系探测,它是一个亮点。大家都知道,离开太阳,水、金、地、火、木、土、天、海,木星离我们更远一些。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木星系的认知非常之肤浅,进行的探测也非常之有限。应该说它孕育着大量的科学新发现的机会。去木星系除了科学意义之外,还能带动我们更远距离的测控,更长寿命的探测器的技术,还有新能源的利用,因为到了木星系必须有更新的能源等等,所以我们说开展木星系探测是深远的航天技术的发展。因此基于这些亮点、重点和热点,我们就有后续的发展的节奏,可以告诉大家,我们航天人就有一个风格,叫早下手、下好先手棋。我们在干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时候,小行星取样返回任务已经开展了先期研制。我们会像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一样,按照我们自己的节奏,按照我们中国人的速度,尽早实现。接下来,就是火星取样返回和木星系探测。针对这两项任务,就说到后续任务的第二个特点,我们考虑到整体任务继承与创新的协调平衡,任务安排有机衔接,确保风险可控。我们这次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里面还有很多东西是为我们后续任务打基础的。比如我们只是到达和着陆技术,这就是为我们后期火星采样返回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我们正在实施的小行星取样返回任务,就是为将来火星返回技术做探索。所以这些任务安排是协调递进发展,不是孤零零的一个项目,而是完整的整体,这也是我们整体规划的特点之二。

我也可以实事求是地告诉大家,每一次任务技术都很复杂,难度都很大,尤其是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大家都知道,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哪个国家能从火星采样返回,因为确实技术难度太大。还有木星系探测任务,实事求是讲,这两次任务就是国家今年给我们钱我们也干不成,因为我们还有很多空白的技术。

因此,在我们规划当中对于火星采样返回和木星系探测,我们准备利用2到3年左右的时间攻克其关键技术,比如火星表面怎么起飞,我想这不是跟月球起飞的相似技术,它跟我们在地球表面发射卫星相类似,真正需要火箭发射技术,还有其它的一些相关技术。

第三点,我们把握一个原则,就是规模适度。因为国家很重视深空探测,尤其这次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当中特别提到,深空探测成为技术竞争的制高点。国家如此之重视我们,那我们就是要把国家支持我们的经费用好,争取最大的效果。总之,对于后续,同志们敬请期待,我们不会停步,只会加快探测的步伐。我们还是那句话,要不断地续写中国人进入行星际空间的新高度。谢谢大家。

记者:国外已经有很多探测任务,也有很多的发现认识,我国这次火星探测科学预期是什么?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 刘建军:应该说国外对于火星探测已经取得很多成就,但实际上人类对于火星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这里我想举几个例子,比如火星古环境是否适宜生命生存?比如说古海洋是不是真的存在?火星中低纬度地下是否还有水/冰?火星的大气是怎么逃逸的?应该说这些问题都还在困扰着我们,所以我们天问一号的任务就是围绕这些火星的核心科学问题开展相关的科学探测。

为了开展这样的科学探测,我们在火星车上配备了六种仪器,火星车雷达、磁场探测仪、成分探测仪、气象测量仪、多光谱相机和地形相机,其中,表面磁场探测仪将是国际上首次在火星表面进行移动的磁场测量,获得精细尺度的火星磁场信息。还有国际上先进的火星车雷达和表面成分探测仪,通过双频段全极化雷达获取火星浅层结构,探测可能的地下水/冰分布;通过激光诱导光谱方式,获取火星表面岩石的化学元素组成。此外,多光谱相机、地形相机和气象测量仪,将感知火星表面环境,测量火星表面温度、气压、风速、风向和声音。目前,6种科学仪器均已开机测试获取探测数据,正在开展科学探测。我们将围绕水/冰活动、火山活动等关键科学问题,深入认识火星古环境特征和演化,研究古火星的宜居环境。

除了火星车,我们着眼于火星着陆区的高精度探测之外,还有一个环绕器,着眼于火星全球、全局的探测。这两个探测器的组合,可以实现天地验证和互相补充,既有局部重点探测、又有全球遥感探测。环绕器在祝融号火星车工作3个月以后,将进入全球遥感探测轨道,在兼顾与火星车中继通信的同时,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

在环绕器上配置7种科学仪器,也非常有特点。比如说有一个双极化雷达、亚米分辨率的高分相机、500多个谱段的光谱分析仪、中分辨率相机,这些都和目前国际上火星探测的最高能力处于同等水平。另外还有磁强计、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和能量分析仪,这主要是结合一起对磁场与粒子空间环境进行探测,为火星空间环境和大气逃逸机制研究获取第一手的资料。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我们知道火星探测是我国迄今为止飞行距离最远的一次航天任务,在这次航天任务当中,作为对探测器进行跟踪、测量、控制的地面测控系统,有哪些突破和进步?

测控系统专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责任总师 崔晓峰:火星任务的测控系统主要是由飞控中心、地面测控站网及其他相关部分组成,在火星探测中承担着对“天问一号”探测器以及“祝融号”火星车的跟踪、轨道测量、数据传输,解决抓得着、看得清、控得准的问题。通过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工程的建设和实施,我国的深空测控体系建设、能力建设,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和重要突破,这里简要报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测控距离大幅延伸。在我国原有深空测控网基础上,完成了深空测控设备能力的升级,满足深空测控通信的技术指标和全新工作模式要求,同时新建成多天线组阵系统,对深空弱信号的接收处理能力大大增强,对探测器的跟踪、测量和数据传输能力,从探月工程的几十万公里扩展到火星任务的数亿公里。通过我国深空测控网所属的各个测控站和测控设备,可以实现对探测器的全时段跟踪覆盖,实现了我国首次行星际飞行的成功测控和可靠上下行数据传输。

二是测控精度有力保障。综合运用增强的测量手段,包括全球布站的甚长基线干涉测量,还有优化的数据处理技术,使得测控测量的精度大大提高。同时,运用基于行星际空间和时间特征的轨道计算技术,对迄今距离地球达到3亿多公里,后续还会更远的飞行轨道以及着陆器和巡视器位置进行高精度确定。精确的轨道有力的保证了深空机动、近火捕获、两器分离、火星大气进入等关键控制,以及对着陆区高分辨率成像、火星车通信、火面着陆以后巡视探测的成功精准实施。

三是飞行控制克难制胜。由于超长时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天地交互的模式与近地航天以及月球探测任务都有很大不同,并且大量环节都是机会唯一,只能一次性成功。此外,通过环绕器中继的方式对火星车进行遥操作控制,从状态获取到控制实施,以及天地设施的调度协同,都增加了许多新的难度和挑战。在这次任务中,成功实现了非实时、开环模式下,对深空飞行器的飞行控制和行星表面巡视器的遥操作控制,做到了从地面对数亿公里以外的探测器和巡视器状态能够获取及时、完整,控制实施严密、精确,实际结果与预定方案达到高度契合。总得来说,通过此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成功应用,表明我国的深空测控能力和飞控体系完全能够满足行星际空间的跟踪、测量、通信、监视、控制的要求,能够为我国后续更多更远的深空探测任务提供坚实支撑。谢谢。

总台央广:请问在“十四五”及未来一个时期,我们国家航天局有哪些具体举措推动航天事业发展上,国家航天局将会有哪些举措?天问一号用的是太阳能,请问这样的一个选择是为什么?我们知道一枚核电池寿命50多年,太阳能相对短的多,是不是最后我们的火星车只有92天,而美国毅力号能时间长的多。未来我们中国火星探测乃至其它深空探测有没有可能运用到核电池技术?

许洪亮:刚才我介绍了,我们目前正在制定航天发展“十四五”规划,并按照国家建设航天强国决策部署,加快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的全面协调发展,未来一段时期,重点提升航天科技创新动力、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同时也要积极开展更加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主要是有三个方面。第一,继续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提升航天综合实力。将重点推进行星探测、月球探测、载人航天、重型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国家卫星互联网等重大工程。其中,大家比较关心关注的行星探测方面,刚才张总和我也都分别介绍到,我们准备在2025年前后,也就是十四五末左右,实施近地小行星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环绕探测任务,实现近地小行星的绕飞探测、附着和取样返回;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取样返回任务;还将实施木星系的环绕探测和行星穿越探测任务。另外,去年12月份,在嫦娥五号新闻发布会上也介绍了,在月球探测方面,“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发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探测器,实施月球极区环境与资源勘查、月球极区采样返回等任务;后续还将发射嫦娥八号。还值得一提的是,在载人航天方面,2022年底我国将建成长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站,开展航天员长期驻留、空间科学试验、空间站平台维修维护等工作。

第二,不断增强卫星应用服务能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按照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要求,继续完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和配套地面设施,提升卫星对地观测、通讯广播和导航定位的服务能力。在服务治理能力提升方面,重点是围绕着建设平安中国、美丽中国和数字中国需求,加强卫星数据产品与服务在资源环境与生态保护、防灾减灾与应急响应、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城镇化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等行业领域进行深度的应用。在服务经济发展方面,重点是要推动遥感、通信、北斗导航应用产业化,开发面向大众消费需求的新型信息消费产品与服务,丰富应用场景,提升大众生产生活品质,推动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第三,重点是扩大航天合作交流,增进人类共同福祉。大家都知道,中国政府一直秉持着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原则,积极与各国和有关国际组织开展航天领域的交流合作。在工程合作方面,一个是要持续推进国际月球科研站深化论证和技术攻关,按计划推进中意电磁监测卫星02星、中法天文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后续星等卫星工程联合研制,促进卫星数据共享与应用。在服务全球方面,我们还将继续推动“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建设,提供高质量的空间服务,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也包括应对近地小行星撞击风险等共同挑战。在促进交流方面,充分发挥航天领域多双边机制作用,重点支持海南国际航天城的建设,鼓励科研机构、航天企业、高等院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展览展示、人才培养等不同层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的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孙泽洲:对于火星表面的能源获取,太阳光光强有很大不确定性,在火星表面采用同位素热电能是比较理想的技术途径和方案。我们这一次跟毅力号相比,还是依靠太阳能作为我们在火星表面工作的唯一能源。想说两个方面,一是我们国家在同位素热电源应用上,在之前的嫦娥三号、四号做过一些技术上的尝试和应用。这一次之所以没有使用,因素有很多。我想其中有两个方面,一是如果使用同位素热电源的话,对我们车的规模要求更大一些。同时如果作为主要或者作为唯一的电能供应,对于这项技术的成熟度或者它的要求会更高一些。所以基于多方面考虑,这一次结合整个巡视规模,我们采用了太阳能的供电方式。

再一个,在火星表面,其实之前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也是以太阳能作为能源的供给方式,也取得了很好的巡视效果,获得了很多科学探测结果。所以我们这次用太阳能也是一种合理的技术途径。而且我们针对于太阳能在火星表面的不确定性,想了很多的办法,或者说也有一些技术的创新在里边。包括我前边提到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减少灰尘附着等等,包括自动休眠唤醒的设置,也是为了使这样一个技术路线更好得应用在火星,达到我们探测的预期目标。

对于设计寿命来讲,这是一个参考值,之前火星车的设计寿命都比较低,但实际上在火星表面的表现都很好,我也希望祝融号在火星上有更好的表现。我们这一次是绕、着、巡,我们除了祝融号火星车开展探测之外,后期环绕器还要开展全球遥感探测,在祝融号寿命期内,环绕器主要任务是提供稳定可靠的中继通信,3个月之后主要任务是遥感,兼顾对火星车的中继,这样一来祝融号在火星表面运行时间很大程度上还会受到中继保证的影响,这也是我们给祝融号定义3个月的原因之一。我就回答这么多。

张荣桥:最近看了报道,有很多媒体或者是爱好者对3个月的寿命以及所谓核能的利用有些,不叫质疑吧,反正很关心。如果说这次我们的火星车上要用到这项技术的话,第一,经费要大幅度地增加;第二,研制进度很难匹配。我们在嫦娥三号、四号上都对相关技术进行了验证,到底是核源好还是太阳能转换更好呢?没有好坏之分。因为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花这么多钱实现这样的功能,这就是最优方案。

孟华:时间过得真快,发布会已经超过我们原计划时间了,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热情的提问,也感谢5位发布人精彩的回答。我们的发布会到这里就要结束了,马上大家就要迎来我们建党百年,今年也是中国航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65周年,所以我们期待着中国航天能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28号“科技三会”上提出的重要要求,再接再厉,锐意进取,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我们也欢迎媒体朋友们继续关心关注支持中国航天,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讲好新时代的中国航天故事,弘扬传承好中国航天的精神,谱写中国人攀登科技高峰的新华章。后天就是端午节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名称天问一号也是取自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长诗《天问》。在这里祝愿大家端午节快乐圆满,阖家幸福安康。我们的发布会到这里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