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重点,如何部署?怎样突破?与会人员展开讨论。

谈区域布局

构建以成都和绵阳为主引擎、成都都市圈为主承载、其他区域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为重要支撑的区域协同创新格局——全会布局创新格局时,将主引擎锁定为成都和绵阳。

绵阳市委书记罗增斌也用数字说话——全省一半的两院院士在绵阳,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长期保持在6.5%以上、居全省之首。核科学、航空动力、空气动力等技术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对绵阳而言,要提升中国(绵阳)科技城创新能级,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

罗增斌从两个方面谈及绵阳创新路线图,即聚焦平台、机制、人才、环境几个方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同时以建设绵阳科技城新城契机,把科技城新区建设成绵阳高质量发展的新兴增长极和动力源。

B

三类平台环环相扣支撑高能级平台体系建设

在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分党组书记王嘉图看来,战略科技平台重在原始创新,是各类创新的基础;产业创新平台重点解决“青果子”熟化问题,推进科技成果走向市场;功能服务平台是加速器,为科技创新提供服务保障。三类平台环环相扣,共同支撑四川高能级平台体系建设。

各地已竞相发力。6月初,天府实验室正式挂牌,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书记刘任远表示,天府新区将编制“促进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布局”的专项规划,促进全省“核心+基地+网络”创新体系效能整体提升。

“说到企业的心坎里了。”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总裁张明贵为三类平台点赞。他说,科技与市场“两张皮”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发展,一方面科研成果大量沉睡,但另一方面企业真正需要的创新产品又找不到,有了三类平台,尤其是产业创新平台,将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效率。他建议,让平台再显化一点,比如建立一个科技创新小镇,把产学研聚合起来,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

谈深度融合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全会提出,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靳磊说,德阳企业研发投入多,科研积极性高,这为当地部署创新链找到了方向,“可以用数字化手段为德阳重工业产业创新赋能,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创新要成“链”,不仅要找准,还要把产业链“做大”。自贡市委书记范波说,通过与东方电气集团合作,自贡正打造制氢、加氢、氢储备、氢运输以及氢设备制造等氢能产业链,尽快形成集群优势,“产业链够大,才够稳定,创新才有广阔空间。”

“目光还要够开阔。”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亚非提到一个细节:现在科技发明类的诺贝尔奖得主,近一半都高度依赖高水平科学仪器设备。他建议,高端设备不仅要用来解决集成电路核心元器件设计制造等“卡脖子”问题,更要用在国家战略所需、世界科技前沿所指的领域,“比如我省已经有优势的太赫兹通信技术,就可以开始前瞻性布局创新链。”

谈激发活力

创新主体是创新活动的直接承担者,其活力动力直接决定创新发展的整体效能。对四川而言,创新主体到底是谁?

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吕火明赞同这一说法。他说,全省农业科研领域,八成以上资源(设备、人才)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当之无愧的创新主力军。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军则介绍,近年来在医药领域中,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方面的主体作用越来越明显。

其次,还要用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和动力。

四川轻化工大学党委书记王洪辉表示,这项改革实现了科研人员的收入与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挂钩,激活了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创新创造热情。

E

更松、更严、更广、更公平

全会上,与会人员用四个词给出答案:更松、更严、更广和更公平。

对知识产权保护则要“更严”。“这是保护创新创造的关键一招。”分组讨论上,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万鹏龙提到,今后四川将实现知识产权保护执法高压常态化,以打击侵权、保护正版,杜绝地方保护主义。否则,将会挫伤真正搞研究做科研的企业、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

竞争规则则要更公平。华西生态集团董事长黄先友“现身说法”。他说,公司曾发明了一款“混凝土草坪”的环保产品,推广时却遭到地方保护,最终导致产品“胎死腹中”。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斌说,近年来,部分地区拿出了连本土企业都享受不到的优惠政策,结果却引入了一些业内公认“实力一般”的企业。在任斌看来,这种人为造成的不公平,并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创新创造环境。无论哪个主体,都应该在同一个规则下、同一条起跑线“起跑”。(记者 罗之飏 李欣忆 王成栋 寇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