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DongHua 之人文化天下收录关键词: 王大珩    上海光机所  精密机械  驱动器 】
  
  缅怀!他是我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也是上海光机所首任所长
  
  2024年2月26日,是中国光学之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首任所长王大珩先生诞辰109周年。
  
  几乎与此同时,上海光机所在重大科研领域捷报频传,“神光Ⅱ加速升级改造,即将性能倍增”“‘超级光盘’问世,我国在光存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这是对王老最有意义的缅怀和致敬。”上海光机所的职工们说。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2011年7月21日),是我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对国防现代化研制各种大型光学观测设备有突出贡献,对我国的光学事业及计量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王大珩原籍江苏苏州,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64年8月至1967年9月,任上海光机所首任所长。1986年和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联名,提出发展高技术的建议(“863”计划),还与王淦昌联名倡议,促成了激光核聚变重大装备的建设。1992年与其他5位学部委员倡议并促成中国工程院的成立。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3年,提出发展我国大型飞机的建议。
  
  
  
  ▲王大珩院士参加国际量子光学研讨会,会见德国著名量子光学专家瓦尔特教授
  
  据了解,自1960年5月激光器问世以来,苏、美、英、法、日等国家在这个新兴领域的研究其规模之大,进展之迅速,大大超过了半导体、微波技术初期的态势。1963年9月,中国科学院召开受激光发射工作会议,王大珩等科学家高瞻远瞩地看到了激光问世及其应用所展示的强大生命力,从国家发展需求和世界科学发展趋势考虑,首先提出了“加强受激光发射研究,建立专门研究机构的若干建议”,以后又经黄武汉、邓锡铭等科学家的积极努力,多方呼吁,得到了国家和上海市领导的大力支持,终于在1964年5月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分所(即上海光机所的前身),王大珩任所长。
  
  建所不久,作为第一任所长的王大珩与所领导班子成员一起,带领全所科技人员集中主要研究力量,开展了以大能量激光和大功率激光为中心任务的各项单元技术和总体装置的研究,采取边筹建边工作的方式,在科研工作上迅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良好的开端,为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上海光机所成为我国激光科学技术和造就激光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
  
  “神光I”高功率激光实验装置(又称激光12#装置)和“神光Ⅱ”高功率激光实验装置的建成是我国激光技术发展的一项重大成就,使我国成为少数具有激光聚变实验装置的国家之一。“神光Ⅱ装置”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综合研究能力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我国国家安全和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激光12号实验装置荣获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后,上海光机所收到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学部委员王大珩、学部委员王淦昌的贺电
  
  王大珩身为我国光学界的顶级大师,是神光系列激光聚变驱动器及相关支撑技术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者,技术方案的宏观策划和指导者,指明关键具体技术方向的引路人。神光系列激光聚变驱动器的研制成就凝聚了王大珩的大量心血。
  
  
  ▲王大珩院士参观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强光光学重点实验室(即现在的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1998年后,王大珩还曾多次来到上海光机所,与实验室科研团队一起分析、解决神光Ⅱ技术关键问题,对神光Ⅱ的应用方向提出指导建议。“跨越式的发展一定是建立在踏实工作、深入掌握科学规律本质的基础上的。”对待科学问题,王大珩的态度向来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在解决神光Ⅱ技术关键问题中,他要求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位,绝对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决不能偷工减料,自己骗自己。
  
  ▲王大珩院士出席上海光机所建所30周年所庆活动
  
  王大珩院士特别强调精神的力量。他认为,“两弹一星”精神,第一个就是爱国主义,这种精神一定要提倡,这样才能很好地在社会主义经济环境下,干出别人不一定想象到的,带有奇迹性的结果来。
  
  ❖
  
  “在科技事业的浩瀚银河中,王大珩先生是那颗最亮的启明星,他胸怀祖国、勇于担当,不畏艰难、务实肯干的科学家精神将指引我们不断砥砺前行!”上海光机所的科研工作者们表示,将以实际行动发扬王大珩等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以建所一甲子为新起点,始终牢记“国家队”的使命职责,奋勇拼搏、开拓创新,为我国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贡献!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