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DongHua 之品牌自定位收录关键词:比亚迪 新能源汽车 王传福 产业链 汽车行业 】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领衔2023福布斯中国最佳CEO榜单
 
 
  编者荐语:
 
  福布斯中国发布最佳CEO榜单,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位列第一。本届榜单聚焦于经营韧性,它反映出企业在逆势中的生存能力。比亚迪凭借强大的产业链韧性和核心技术的掌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迎来爆发式增长。如今,比亚迪正通过持续创新塑造全球性品牌。
 
  以下文章来源于福布斯 ,作者Forbes China
 
 
 
  福布斯中国最佳CEO
 
  对话栏目
 
  比亚迪王传福
 
  执着的工程师和富有冒险精神的企业家
 
  今年4月下旬,一张 “王传福乘坐地铁参加上海车展” 的照片刷屏互联网。
 
  在此次上海车展上,比亚迪宣布开启预售百万级豪车仰望U8,吸引了大批参观者的驻足围观,其中不乏海外车企高管的身影。王传福此行的目的不止是参加自家的新车发布会,他还探访了不少其他车企展台,针对热门车型反复揣摩研究,俨然一副工程师的模样。
 
  多年来,王传福给外界的印象就是一身标志性的工作服。巴菲特的 “黄金搭档”、美国投资家查理 · 芒格曾如此评价王传福:“他是爱迪生和韦尔奇的混合体。既是出色的发明家,也是优秀的企业家。他可以像爱迪生那样解决技术问题,又可以像韦尔奇那样解决企业管理上的问题。”
 
  在王传福看来,自己首先是一名工程师,然后才是一名企业家。他说,与公司7万名工程师一样,他更多的时间是在研究技术和产品,与技术人员交流,从技术角度去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解决各种问题。
 
  
 
  福布斯中文版杂志6-7月刊封面人物 王传福
 
  01
 
  跨界中寻找机遇
 
  成立28年来,比亚迪曾多次成功跨界,也面临多个关键时刻和危机,但都通过各种方式,得以化解。尤其在与海外对手的竞争中,比亚迪在逆境中屡屡以极具竞争优势的解决方案,实现逆转并赶超对手。1996年,比亚迪从二次充电电池转向锂电池行业。当时,该领域几乎被海外巨头垄断,比亚迪采用更实用且更低成本的 “半自动、半人工” 电池生产线和生产模式,以绝对的性价比优势,击败三洋、索尼、松下等日本企业,跃居全球第一。
 
  2003年,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正式跨界造车。虽然遭到投资人的一致反对,但王传福力排众议,坚定地踏上造车之路。2008年,比亚迪又入局新能源汽车赛道。当时,多数车企都仍沉浸在传统燃油车的最后的狂欢中,而比亚迪此时进入汽车行业仅5年,提前入局新能源汽车赛道并全力投入研发,为日后全面发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技术路线方面,比亚迪采用纯电动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两条腿走路” 的策略。虽然纯电动汽车一直是行业公认的主要技术路线,但插电混动车型有利于有效解决电动车的续航问题并缓解用户的里程焦虑,从而获得了用户和市场的认可,成为其突破重围的重要 “杀手锏”。
 
  2015年,比亚迪发布了新能源车 “全产业链 +全市场” 战略,成为业内少有的一家拥有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技术的车企,同时还形成了乘用车、客车等全市场产品矩阵。此外,比亚迪还有电子代工、轨道交通等业务,甚至在疫情防控期间还援产过口罩。
 
  同时,比亚迪不惜重金投入研发和创新。财报显示,2022年比亚迪累计研发投入202.23亿元,同比增长90.31%。今年第一季度,比亚迪单季度就投入研发费用62.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幅度为164.24%
 
  02
 
  关键时刻的正确抉择
 
  二十年前,王传福决心入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时候,很少有人会想到,如今的比亚迪会跃居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
 
  当前,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正由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同时,整个市场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一边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另一边是传统燃油车销量的大幅滑坡。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车的零售销量达到131.3万辆,同比增长22.4%。而传统燃油乘用车的零售量则从上年的385.1万辆降至294.8万辆,下降达23%。
 
  王传福将去年3月看作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当时,比亚迪宣布停止燃油车整车生产,把所有精力转到新能源汽车上。他认为,这是聚焦,是战略的调整,也是符合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个转变。
 
  事实证明这一决定是正确的。自去年3 月以来,比亚迪全面发力新能源汽车,由此迈上了高速增长之路。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超186万辆,继续领先特斯拉,位居世界第一;2023 年第一季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超55 万辆;4、5 月销量分别达21万和24万辆,2023 年1-5月份乘用车累计销售99.6 万辆,保持领先地位。
 
  另据数据调研机构威尔森的报告显示,比亚迪今年1-3月终端上险量累计为44万辆,超越了大众、丰田、本田等全球传统燃油车巨头。这是比亚迪首次成为中国汽车销量第一的车企,也表明新能源汽车赶超传统燃油汽车已不再是神话。
 
  随着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爆发,提早全面布局的比亚迪因此受益。即使疫情期间,比亚迪的业绩仍保持增长势头。2020-2022年,营收分别为1,565.98亿元、2,161.42亿元、4,240.61亿元,每年均保持高速增长;随着疫情终结,仅今年一季度,比亚迪营收就达到1,201.74亿元,同比增长79.83%。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2022年汽车相关毛利率首次超过了20%,已逼近特斯拉28.5%的毛利率。
 
  与此同时,又一个关键时刻已经到来,王传福认为,进入后疫情时代,今年正迎来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阶段。全球汽车全面电动化的时间表在提前、进程在加速,行业要有充分的预期和准备。他坦言:“这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危中有机,机中有危,我们需要关注市场的微小变化,冷静思考、沉着应对。”
 
  去年,比亚迪宣布了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而后又凭借186万辆的年销量,挤入 “百万销量俱乐部”。如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 “洗牌” 已是大势所趋。在全新的行业格局下,比亚迪正与特斯拉并驾齐驱。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步蚕食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比亚迪离目标也越来越近。与此同时,随着豪车品牌 “仰望” 的发布,打造全球化品牌矩阵,已成为比亚迪又一目标。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对于王传福来说,可以说亦是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正确抉择。但他仍将其归结于行业趋势和战略需要,“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也是我们的梦想和战略。我们会根据战略所处的不同阶段,做出不同的选择。”
 
  以下为经编辑的对话节选
 
  福布斯中国:请问当时做出停售燃油车这一决策时,是否预计到了今天这样的结果?
 
  王传福 :专注新能源一直是比亚迪的初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们的梦想,也是我们的战略。停产燃油车,积极响应 “双碳” 目标,是比亚迪发展战略的需要。坚持 “创新” “绿色” 发展理念,对比亚迪长远发展是有利的。
 
  我们认为去年3月份是一个转折点,比亚迪应该停止燃油车整车生产,把所有精力调到新能源车这一块,才能够更快地发展新能源汽车,更好地为市场服务。这是聚焦,是战略的调整,也是符合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个转变。现在来看,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的变革是大势所趋。比亚迪将持续加速技术和产品迭代速度,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推广,做绿色梦想坚定践行者和引领者。
 
  福布斯中国:目前,公司已经布局多品牌矩阵,其中售价百万的“仰望”品牌是首次在超级豪华车型上的尝试。您在品牌打造方面有哪些策略?
 
  王传福:当前,汽车行业已经进入淘汰赛,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竞争的高阶阶段,就是品牌的竞争。技术可让企业领先三到五年,战略能让企业领先十到二十年,但什么能让企业在五十年、一百年以后屹立不倒?那就是品牌。技术是企业的硬实力,品牌是企业的软实力。所以,打造与比亚迪技术地位相符的品牌形象,打造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是我们奋斗的方向。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很重要,提升品质也很重要,但唯有品牌才能够让企业基业长青。比亚迪在埋头搞技术、用心抓品质的同时,也在持续推动品牌向上发展。良好的品牌宣传效果,更加坚定比亚迪用创新的技术树立品牌,用创新的产品夯实品牌,用创新的体系捍卫品牌。伴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变革加速演进,比亚迪品牌跃上新台阶。
 
  目前,比亚迪正在打造完整的品牌矩阵,并获得了不错的进展。例如,王朝和海洋网系列均价17万元 ;腾势站上了豪华品牌阵营,产品均价达到42万元,已经连续三个月进入 “月销万辆俱乐部” ;今年1月 “仰望” 品牌发布,以超级技术开拓百万级新能源市场;前段时间,我们发布了专业个性化品牌 “方程豹”,与现有品牌一起,形成多品牌矩阵,覆盖从家用到豪华、从大众到个性化,满足用户多方位、全场景的用车需求。
 
  福布斯中国:除了品牌矩阵外,公司在打造全球性品牌上还有哪些新举措和新策略?
 
  王传福 :首先,技术创新是品牌的灵魂。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品牌才能真正站牢站稳。近年来,比亚迪实现爆发式增长,得益于颠覆性技术接连推出。从刀片电池、DM-i 超级混动,到e平台3.0、CTB 电池车身一体化,再到今年 “易四方” 四电机独立驱动、“云辇” 智能车身控制系统,都是全球首创的颠覆性技术,实现了高度垂直整合和集成创新。
 
  其次,国际化是品牌的必由之路。2021年以来,比亚迪全面启动了乘用车出海战略,进入日本、德国等汽车强国市场,以及泰国、巴西等新兴市场,通过吸收全球智慧、参与全球协作,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新能源汽车所带来的绿色环保和更好体验,以更高层次绿色技术和产品,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最后,社会责任是品牌的温度。比亚迪专注制造业28年,坚持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企业的发展,用技术创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开发创新的技术,打造更安全、更可靠的科技产品,助力全球绿色发展,为地球降温1?C。
 
  福布斯中国:如今,包括国内外的传统车企正在加速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特别在中高端车型,您认为比亚迪的优势在哪里?如何持续保持领先?
 
  王传福 :为了应对行业的快速变化,企业必须掌握核心的技术、精准的战略和灵活高效的决策,三者缺一不可。
 
  第一,核心技术的掌握,这是最基础的。核心技术很重要,企业一定要掌握核心技术,如果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去。
 
  第二,实施精准的战略,是企业成功的方向。技术首先为战略服务,其次为产品服务,技术能让企业战略更加精准,也能让企业看得更高、更远、更深。模具开坏了可能损失几十万,一个车型做坏了会损失几个亿,但如果战略方向错了,可能5年时间就没有了,时间用钱是买不到的。
 
  第三,企业要有快速高效的决策机制做保障。企业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决策机制一定要灵活,如果还采用一层一层汇报的决策机制做决策,就会影响效率、贻误时机。
 
  在创新技术、精准战略和快速决策的3个优势基础上,去年我们又增加了两个新优势 :一是规模化优势。我们从2020年销售41万台到去年销售186万台,从以前月产3到5万台到现在月产25万台,这种规模化、垂直整合的产业链优势,从采购到生产效率,都处于领先的位置。比亚迪产业链高度垂直整合,这就是我们的优势。
 
 

 
  二是品牌的优势。我们的品牌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获得了客户的肯定和支持,在市场积累了一定的产品口碑和品牌知名度。今天的比亚迪,在新能源品牌里面是有优势的。
 
  比亚迪持续保持领先,是因为我们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推出颠覆性的技术;坚持做好产品的品质和用户的服务。我们相信,2023年一定是比亚迪乘势而上、聚势而强的一年。
 
  福布斯中国:未来,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方面有哪些规划?
 
  王传福 :未来,比亚迪仍会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混动。插电混动是新能源汽车重点技术路线,变革相对温和,对产业链变动和冲击最小,无论是对发动机等传统车产业,还是对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车产业,都是容易接受的。
 
  插电混动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有助于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实现从燃油车到纯电动车的平稳过渡。我们相信坚持插电混动和纯电动两条腿走路,通过插电混动解决家庭第一部车需求,纯电动解决家庭第二部车需求,将是电动车行业主要发展的方向。
 
  福布斯中国:您认为未来三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格局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格局会有怎样的变化?您看到了什么样的机会?
 
  王传福 :在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百年未有的大变革,过去三年的疫情加速了百年变革的演进。我国新能源汽车站在了 “双碳”风口,实现了井喷式增长,平均渗透率从2020年下半年的7%,到去年全年的26%,今年一季度高达30%,其中3月单月渗透率达到了34%。从全球范围来看,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是全球共识。
 
  特别是欧洲,新能源汽车发展突飞猛进,今年4月,挪威渗透率已高达90%,瑞典渗透率也超过了50%,德国的渗透率也超过了20%,这代表电动化加速变革的大趋势。
 
  进入后疫情时代,新能源汽车滚滚浪潮奔涌向前,市场每天都在变化,电动化不会逆转。全球汽车全面电动化的时间表在提前、进程在加速,比想象中的还要快,行业要有充分的预期和准备。
 
  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可达800-900万台。随着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整个产业和消费结构将会焕然一新,形成强劲发展动能。比亚迪将和行业一起努力,拥抱电动化浪潮,为全球汽车工业转型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