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移动网管道智能化三策

2011年04月19日09:44

  【通信产业网讯】(作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雷文静)随着“智能管道”的逐步深入发展,网络智能化必将带来新的一轮网络转型风暴,并为运营商带来更多的管道价值。

  随着互联网业务的深入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类似iPhone业务的智能终端应用迅速普及,运营商获得了不断攀升的数据流量。然而,随着电信业和互联网的融合,电信运营商的竞争对手不再局限于电信业,更多的是互联网企业,以及在电信价值链上觊觎已久的其它企业。

  苹果1月18日发布的第四季度财报显示,第四季度iPhone智能手机销量创造了历史记录,达到了1600万台;iPad平板电脑的销量几乎翻了一番,而整个2010财年苹果销售收入652亿美元,猛增52%;全年净利猛增70%,达到了140亿美元。据调研公司Booz&Co预测,2014年全球移动游戏、娱乐及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400亿美元,而移动运营商目前几乎并未从中获取营收。运营商们眼睁睁看着巨大的蛋糕正在被谷歌和苹果争食而去,自身却无能为力。运营商如何在管道经营中获利,如何进行流量经营管理,将“哑管道”向“智能管道”转变,以创造网络更高的价值收益,是运营商网络转型的核心出发点,也是当前亟需解决的深刻话题。

  华为认为:智能管道是以大带宽、泛接入的网络为基础,以精确的用户行为感知、差异化的网络资源调度为核心的高效率、好体验、易运营的体系。作为移动互联网接入管道,移动网络智能化面临如下3方面挑战:

  移动网管道智能化三挑战

  哑管道对网络信息缺少感知手段

  终端:终端类型变化迅速,给网络带来的冲击和隐患难以预见,终端话务模式的改变不可监控,网络建设难以适应终端发展。

  业务和用户:业务发展情况以及用户行为不可知,无法为运营决策提供有价值支撑。

  无线状态:空口负载的状态无法感知,差异化控制无法做到精确及时。

  资源随机分配,体验和收益无保障

  BT下载、PPS视频消耗约76%流量,Http网页浏览消耗流量有限,约11%,少量业务占用大量带宽,大量资源被低价值业务消耗,影响了其他用户体验;忙时热点区域用户数多,缺乏有序的管控策略,上网速度慢,用户的体验不能保障。

  智能终端风暴带来信令、流量双重挑战

  美国AT&T3%的iPhone用户带来了40%的网络流量;英国O28%的智能用户产生55%的信令流量和90%数据流量。可以看到,相比传统手机用户,智能终端令网络中的数据流量和信令流量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智能终端引发的“智能风暴”随之而来。

  针对以上挑战,以提升资源效率和用户体验为本,华为从网络可视化、资源可管理、带宽可提升三方面着手,实现移动网络管道智能化。可以形象化的将以上三个方面比作眼睛、大脑、身体,相互协同实现各项人体机能。敏锐眼睛—用户行为感知:对资源、用户、业务进行监控,实现网络关键信息的可视化;智能大脑—资源动态调度:以提升资源利用率和体验为目标对资源进行差异化控制;强健身体—超宽带、泛接入:提供随时随地大带宽接入,抵抗信令冲击,效率优化提升。

  移动网管道智能化三策

  网络可视化

  终端类型可视:无线系统自动记录用户行为,通过专业工具数据分析和报表,呈现如扇区下哪类终端为主(普通/iPhone/Andriod/WM/数据卡)、主要资源消耗的终端类型等,多维度评估网络资源被什么终端占用,不同终端的话务模型是什么样的,从而指导网络建设和优化,也能为用户发展与营销拓展进行有力支撑。

  业务和用户可视:部署用户行为分析系统服务器,通过对用户、流量、业务的监控,准确分析BIT资源的分布和流向,实现协议维度、用户维度、网元维度等数据分析,支撑运营策略制定和执行。

  资源可控制

  差异化控制:通过华为无线侧与核心网配合,可以实现基于用户级别带宽管理、基于累计流量带宽管理、分时分区业务带宽管理等不同维度与级别管控,进而对多数用户及高价值业务实现差异化保障。

  VIP保障:华为无线侧实现多种特色功能,通过指配专用载频资源实现白名单客户保障,还能实现无线速率灵活配置实现白金用户、行业用户等不同级别用户的业务保障。

  内容计费:通过智能计费系统与核心网配合,实现按业务内容计费,丰富计费模式,促进杀手级业务发展。

  带宽可提升

  吞吐带宽提升:多种基站形态建网分流话务:大中城市的基站站距已经普遍较密,进一步缩小站间距已经相当困难,加强室内网络建设,采用RRU信源建网,甚至微微基站(Femtocell)等基站形态建设将成为未来移动网络建设的发展方向。华为提供系列基站形态,全方位满足大中城市分层立体组网需求。

  EV-DORev.B新技术提升容量:EV-DORev.B可通过软件升级,可将用户速率提升3倍;载波资源池技术还可以在不增加载波带宽情况下,提升系统容量。根据测试,当网络时隙利用率在40%时,EV-DORev.B较EV-DORev.A的容量增益90%以上。

  CDMA+WLAN建网提升系统级的网络承载能力:2010年中国电信已经开始大规模进行CDMA+WLAN的网络建设,通过在EV-DO局部热点的WIFI有效分流提升网络容量,将低价值大流量数据业务迁移到WIFI网络,使CDMA网络能承载更多的中低流量,高移动性高价值数据业务。

  引入2.1G新频段扩容CDMA网络:在北京,广州和上海等特大城市,局部热点区域的800M频率资源已经不堪重负,可以考虑最大限度的重用现有基站的各种资源叠加建设2.1G网络,解决频率不足的问题。

  信令承载提升:华为重载网解决方案流控设计应对信令冲击能力,可抗10倍信令和业务浪涌,通过流量反压和精确寻呼等多项特性,避免短时突发的“信令风暴”造成系统过载,确保异常状况下网络安全。

  效率优化提升:通过寻呼优化和定时器优化,减少数据业务DO寻呼消息对PCH和BHCA的占用,系统侧实现快速释放没有数据发送的用户,缓解信道不足,显著提升无线资源效率。

  小流量业务往往是时延敏感业务,被大流量业务阻塞后,用户体验明显下降。基于缓存数据统计识别小流量业务,并赋予较高优先级,可减少时延,提升用户体验。

  随着“智能管道”的逐步深入发展,网络智能化必将带来新的一轮网络转型风暴,并为运营商带来更多的管道价值。展望未来,运营商通过建立移动网智能化体系,最大化每比特收益,把资源优先分配给价值流量和价值用户,优化用户体验和网络性能,实现网络资源和状态、用户行为和体验、业务发展和收益的和谐发展,开创运营商、用户、合作伙伴之间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