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嫡系部队压抑得太久了!”这是宝德科技品牌总监桂林面对笔者专访时迸出的第一句话。   面对AMD近年来在64位、双核等领域积极而凌厉的频繁攻势,以及英特尔的消极应对,作为与英特尔捆绑最为紧密的本土服务器制造商,宝德快有些按耐不住了。   但Bensley的出现,终于让英特尔的嫡系阵营看到了机会。就在英特尔5月24日发布新一代服务器平台Bensley和Dempsey双核处理器(至强5000系列)的一周之前,宝德就迫不急待地推出了系列新产品。不仅发布时间最早,而且,一推就是28款!仅双路双核产品就达18款之多。百城巡展计划也随之启动。在宝德科技董事长李瑞杰看来,这将是一场革命!   宝德为何如此寄以厚望?对双核市场的发展又有着怎样的判断?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宝德科技品牌总监桂林和双核服务器产品经理程佶。   为何如此看重双路双核产品?   在宝德此次发布的28款新品中,仅双路双核产品就达到18款之多,其产品线之全堪称业界之最。那么,宝德用意何在?   双核服务器产品经理程佶表示,双路产品一直是宝德的重心所在,从占公司总体销售额的情况来看,80%左右都是双路产品。同时,双路双核也将是未来市场的主流,因此,推出这么多款产品就不足为奇了。更重要的是,这18款产品可按CPU、芯片组、内存、硬盘、主板等配置不同,为不同行业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定制,以满足从低端到高端的不同应用,尽可能全面覆盖双路主流市场。另外,宝德一直看重的机架类产品更是占尽优势,在18款双路产品中,占到了70%。   可见,对双路主流化的判断、定制化的产品定位、以及对主流细分市场用户需求的把握是其背后的支撑点。   宝德品牌总监桂林补充道,作为业内第一个倡导“按需定制服务器”的厂商,宝德多年积累下来的独特的生产管理流程与经验,也是其推出“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重要原因。另外,他还透露,凭借宝德与英特尔之间的合作关系,英特尔甚至为宝德专门定制了两款主频分别为3.0GHz和2.6GHz的CPU,以配合宝德的定制化和细分化产品策略。


  如何看待双核市场的发展趋势?   桂林认为,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从应用层面看,双核、多核化都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年内各厂商70-80%的产品都会切换到双核上来,而且,中国用户接受新技术的速度也要高于国外用户。但双核、多核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在一颗CPU里集成了两个及以上的核心,更重要的是全新的平台化架构,即周边计算、存储和I/O等部件的配合,以充分发挥出双核CPU的性能。   具体来说,英特尔在新双核中采用了新的总线结构和新的微处理器体系架构,这对内存、硬盘、PCI、网络以及虚拟化功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他认为,跟Intel竞争对手的产品相比,在构建多路SMP服务器时,优势还表现在某一颗CPU的损坏不会导致整个服务器的宕机,也就不会造成用户数据的丢失。这种可靠性以及每瓦特性能都是新双核的优势所在。   程佶补充道,宝德本身还在服务器管理优化、安装配置简化、灵活定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打造服务器应用平台,来配合双核性能的最大化发挥。比如,英特尔新发布的平台本身已经通过在南桥芯片集成BMC等方式提供了基础的管理特性,但通过宝德PSM服务器管理软件、驱动预安装等,还可以进一步得到优化,特别是对于企业级用户而言,可使服务器的可用性更好。   价格会成为阻碍双核普及的关键因素吗?   在价格方面,英特尔双核CPU本身似乎并不是问题,打个比方说,用户用110%的价格获得比以往提升180%的性能,何乐而不为呢?但问题在于用户的总拥有成本TCO。抛开CPU的价格不谈,FBD内存、SAS硬盘等新技术所导致的成本上升,还有软件许可证费用(即对双核处理器是按一颗CPU计算,还是按两颗CPU计算),以及未来的升级扩展成本也同样是需要用户考虑的。   对此,桂林表示,FBD和SAS等新技术产品目前的价格也在降低,软件厂商在实际销售过程中往往有多种促销打折措施,实际上不会对整体成本造成太大的影响。程佶也认为,英特尔此番推出的新一代服务器平台Bensley能够支持已经发布的Dempsey(至强5000系列)、7月份即将发布的Woodcrest(至强5100系列)以及明年一季度将发布的四核芯片。由于是统一的平台,因此整机厂商切换产品线时无须更新主板、芯片组等部件,从而对用户起到投资保护的作用。   Dempsey是一款过渡产品吗?   不过,业界也有不同的看法,认为,Dempsey(至强5000系列)仍然是一款过渡性质的产品,真正能被英特尔用来制衡AMD的是其基于新一代酷睿微架构的Woodcrest(至强5100系列),因此,人们也担心现在购买Dempsey平台产品是否不久就要面临淘汰。 宝德双核机架式服务器产品图   对此,程佶认为,Woodcrest 确实在各方面性能上,会比Dempsey强,但相应的价格也会高些,以此把不同用户群区隔开来。即便是购买了Dempsey产品的用户,未来也只须更换CPU就能升级到Woodcrest平台。因此,他判断,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单核至强平台、Dempsey平台、Woodcrest平台将会出现共存的局面,向用户提供多种选择,并通过价格差别来满足不同档次的应用需求。   程佶还透露,年内阻碍新双核产品普及应用的真正挑战来自于老双核产品的库存和用户迁移平台的意愿。由于各厂商目前手头还有一些老一代双核Irwindale产品的库存,为了清掉这一部分库存,厂商不得不提高新双核产品的售价。另一方面,用户在采购一代产品时,都要经过软件测试、硬件优化和软件开发等过程,因此,也希望能保持现有产品的生命周期。特别是在性能并没有成为应用瓶颈的时候,更不愿意为迁移新平台而付出额外的成本。   关键还是应用   虽然目前各厂商都推出了基于英特尔双核处理器平台的新产品,但真正的应用解决方案却难觅芳踪。也就是说,对用户而言,只听到厂商们都在说“双核是趋势”、“双核性能更强”,但具体到某一类应用时,却不知道具体怎么做才能发挥和体验到双核的优势。   对此,桂林表示,双核对几乎所有的服务器应用都会有好处,而且,目前宝德也正在针对不同行业中的不同应用进行了优化测试,预计很快就会推出一系列双核应用解决方案。   最后谈到用户选购标准的问题,桂林说,在企业级市场,现在大多数用户在选购产品时,往往是先指定品牌,然后考虑价格,最后才考虑应用的预期效果。其实是本末倒置的做法。为此,他呼吁,一方面,在硬件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用户除了考虑基本的性价比,更要象韩国人那样树立起“国人用国货”的消费观;另一方面,用户也要重新审视采购观念,即把应用及其最终的效果摆到第一位,然后再考虑价格是否合适,最后才看品牌,而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