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2012-7-28 关键词:自动化 控制系统  梁思礼,梁启超之子,生于1924年8月,中共党员,我国著名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他亲自领导和参加多种导弹、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的研制、试验,是我国航天质量可靠性工程学的开创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曾任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航天部总工程师、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  1966年,他参加了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同年,英国剑桥国际讨论中心把他列入了《世界名人录》;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4年,当选为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1996年10月,获“何梁何利基金奖”;1997年9月,荣获“中国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梁思礼与杨利伟等航天员合影。(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照片)  6月29日,“神九”返航。上午10时03分,在太空中遨游了13天的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随着返回舱着陆。  回家了。中国航天科技大厦的阅览室里,中科院院士,我国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导弹控制系统研究领域创始人之一的梁思礼,从电视直播中看到这一幕,紧张的眉目舒展了,面露微笑。今年,他88岁。  回家了。1949年9月23日,获得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博士学位的梁思礼,怀揣着为新中国作贡献的梦想,登上了回国的船,时年25岁。  回家了。这位参加过“两弹一星”研制的老航天人在心中张开臂膀,迎接航天员们归来;犹如1949年,白发苍苍、含着眼泪的老母亲站在码头边,对阔别8年的梁思礼的等待,又如新中国对海归游子的迎接。  “爱国救国”的胎记  在对自己众多的称呼中,梁思礼最喜欢“老白鼻”,这是父亲梁启超对他的昵称。风趣的父亲将英语Baby(宝贝)一词汉化,“老白鼻”三个字成为梁思礼特有的甜蜜。  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46号,有一幢白色的意式建筑,这就是梁启超的“饮冰室”。在这里,梁启超醉心学术,文思泉涌,新论迭出;在这里,他度过了人生最后的14年;这里,被他第九个孩子梁思礼视作乐园。  1924年出生的梁思礼,很受父亲的宠爱。梁启超给远在海外的大女儿梁思顺的信中这样写道:“老白鼻一天天越得人爱,非常聪明,又非常听话,每天总要逗我笑几场。他读了十几首唐诗,天天教老郭(保姆)念,刚才他来告诉我说:‘老郭真笨,我教她少小离家,她不会念,念成乡音无改把猫摔。’他一面念说一面抱着小猫就把那猫摔地下,惹得哄堂大笑。”信中的“老白鼻”就是梁启超最小的儿子梁思礼。就是这个“老白鼻”,后来成了中国航天CAD技术的倡导者和奠基人。  “饮冰室”里的大书柜上摆满了线装书,汇集了父亲收集的各类珍本善本。但对于三四岁的“老白鼻”,更感兴趣的是父亲从各国买回的放在书柜下面的一盒盒明信片。这些明信片有画有字儿,成了“老白鼻”的小儿书。父亲对“小儿书”的讲解,让不满5岁的梁思礼知道了文艺复兴、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  不幸的是,1929年,梁启超永远地离开了,56岁的他没有实现花甲之年后将精力侧重于子女教育的诺言,那一年,“老白鼻”不满5岁。北平各界举行公祭,全场呜咽,只有这个孩子以为常常把自己放在膝头的父亲睡着了。  九子女中,思顺、思成、思忠、思永、思庄都接受了父亲的国学教育;思达、思懿、思宁尽管没有聆听过父亲的课,但父亲的弟子谢国桢的教导让他们获益匪浅;梁思礼遗憾自己国学功底在兄妹中最弱。但“爱国”这一课,梁思礼从未缺席。  南宋名臣陆秀夫怀抱少帝投海、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在梁思礼小时候听过的故事、背过的古诗中,留给他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那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现在想来,好像父亲从他很小的时候就在以这种方式熏陶他的爱国思想。  除了言传,父亲的身教是“爱国”最真实的样本。“爱国救国”几乎是梁家九子女的胎记。“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梁启超生前的话语,指引了梁家九子女未来的路。  早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四哥梁思忠从美国西点军校毕业,回国参加抗击日军进犯上海的“一·二八”战斗,后因病早殇;二哥梁思成患重病依然潜心研究我国古建筑;三哥梁思永是著名的考古学家,抱病拼命工作;五姐梁思懿积极参加进步学生的爱国运动,是抗日救亡运动的骨干;六姐梁思宁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了新四军;梁思礼抱着“工业救国”的理想,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之后,毅然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最先感染自己的子女,九子女中七个出国求学或工作,但都相继归国,报效祖国。  回忆中,梁思礼眯起了眼睛:“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但他遗传给我一个很好的毛坯,他的思想通过我的母亲及他的遗著使我一生受益。”  历史学家傅斯年语:梁任公之后嗣,人品学问,皆中国之一流,国际知名。  屡经磨难,不改航天报国  1949年9月,“克利夫兰总统号”一次普通的航行从美国旧金山出发,船上500多名旅客,二十几个中国留学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怀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留洋求学,然后乘坐这艘船义无反顾地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当然,刚刚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获得自动控制专业博士学位的梁思礼也在其中。  9月30日,在“克利夫兰总统号”横渡太平洋时,梁思礼从收音机里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激情满怀。8年了,离开祖国已经8年了,当这些在归途的海外学子听到国旗是五星红旗时,便找来一块红布自制国旗,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祝愿。  梁思礼归国就参加了新中国的广播电台建设,通过与同伴不眠不休的一年多的努力,让全世界听到了新中国的声音。  然而,“梁启超之子”带给梁思礼的除了荣耀和尊重,在特殊年代,也带给他许多的委屈和磨难。  “三反”、“五反”运动给了满腔热忱的梁思礼第一个打击——  母亲卖掉家中老宅的积蓄,成了梁思礼被揭发有经济问题的证据。1952年5月1日,爱好音乐的梁思礼哼唱着“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却被剃光了头发,坐在铺盖卷上,绝望地等待着去坐牢。“去坐牢 !”他心里五味杂陈……  后来,组织终于查清了问题,时为邮电部副部长的王诤更是在部里全体大会上为他平反。起起伏伏,梁思礼没有怨忿,他感受到的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从此他产生了入党的念头。  88岁高龄,梁思礼思绪清晰,思维敏捷。回忆中的1956年,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员;这一年,国家决定组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研究导弹,学自动化出身的他责无旁贷地参与其中,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人,50多年的航天人生让他骄傲;这一年,梁思礼娶了麦秀琼,恩爱携手半个多世纪。  1960年是我国航天事业迅猛发展的一年。在苏联停止援助的困难面前,航天人决定自主研制我国第一个中近程地地导弹,射程约比苏制1059导弹增加一倍。  正当梁思礼埋头实验时,又一场政治运动袭来。1965年的“四清”,由于父亲的缘故,他一直下不了楼,不停地作检讨。至今梁思礼还保留着当时写的一份80多页的检讨手稿。  由于熟悉情况,梁思礼终于还是被派往基地继续科研。在基地的紧张工作让梁思礼暂时躲过了冲击,但母亲被抄了家。尽管梁思礼十分挂念母亲的安危,最后还是决定沉下心,一心一意把“两弹结合试验”这个国家头等大事做好再说。  心血浇灌出了成绩,中近程地地导弹(改进型)与原子弹结合实验成功了。梁思礼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转到了远程运载火箭的预先研究上……  可是回到北京,等待他的不是成功的喜悦,而是又一波的冲击。作为梁启超的儿子,梁思礼被称为“保皇党的孝子贤孙”,立了专案,梁思成、梁思庄、梁思懿、梁思达、梁思宁几位兄姐已经被关进了牛棚。  1968年,母亲去世,梁思礼请示当时的军管会要为母亲奔丧,却被要求“划清界限”,未获批准。母亲尸骨未存。过去了近50年,梁思礼如今谈到此事依然难以释怀:“这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  梁思礼因为受到周总理的保护,没有受到更多迫害。整个“文革”期间,梁思礼时时处于可能被揪出去、被惩罚的状态,“惶惶不可终日”是他那几年的真切感受。  磨难并未结束,长子梁左军,从小与奶奶一起长大。“文革”期间,他经历了奶奶挨整和不幸去世,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伤害,落下了抑郁症的病根。在30岁那年,左军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梁思礼夫妇心中又多了一道永远的伤口。  “您后悔1949年回国吗 如果1979年回国,这些灾难和痛苦也许就躲过去了。”很多人见到这位为祖国奋斗了一辈子的老人,都会禁不住为他鸣不平。  “什么话 !你为什么这么说 我当初就是要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回家,建设百废待兴的祖国!我以自己是第一代航天人自豪,从来不后悔!对于现在在海外留学的人,我想说,‘是好样的,就要学成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