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到今年,有一家中央企业的产品频繁上热搜,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这家企业就是国药集团。作为医药领域的“国家队”,国药集团在48小时内成功研发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成功制备出用于新冠肺炎危重病人治疗的特免血浆;更是历时335天,实现了新冠灭活疫苗从项目立项到附条件上市。国药集团的疫苗产能如何?今年企业还有哪些重点任务?开局之年访央企,记者陈昊冰对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敬桢进行了专访。(zidonghua.com.cn 标注:刘敬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1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系统自动化专业(本科),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现任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医疗医药应急保障体系联盟理事长。)

国药新冠灭活疫苗年产能可达10亿剂

记者陈昊冰:去年底疫苗附条件上市之后,大家都非常关注,最关注的可能就是产能的问题。现在除了接种的重点人群以外,普通的人群什么时候能够接种上疫苗?

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

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我们去年建了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因为生产的新冠灭活疫苗比较特殊,它对生物安全要求是高等级的标准,所以我们迅速地在北京和武汉两地建了P3生产设施,满足国家高等级生物安全的标准和需要。当然也是在世界上创新的举动,实现了生产车间的先进性、安全性,为疫苗下一步的量产提供了坚强保障。一二期工程两项加起来,就是今天的所在地,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基地今年就能达到10亿剂的产能,充分地供应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对新冠灭活疫苗产品的使用。

另一款新冠灭活疫苗正申请上市

陈昊冰记者:当时国家是一共布置了5条技术路线,国药集团领了哪几项任务,现在除了灭活疫苗以外,其他的有进展吗?

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疫情暴发以来,中国生物马上在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基因重组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以及核酸疫苗这5条技术路线,全部进行了布局。重点在灭活疫苗和基因重组疫苗这两条技术路线全力攻关。因为这两条技术路线是最成熟、最可靠、最有国际通行的评判标准。换句话说,现在世界上正式批准上市的疫苗,基本上都是这两条路线成功研发的。灭活疫苗更加传统可靠,世界上的疫苗大概70%左右都是这条技术路线研发成功的。我们在这两条路线上全力布局,三个单位齐头并进攻关研发。

在灭活疫苗上,我们的北京生物所和武汉生物所背对背地并肩往前突击。我们是确保成功,要双保险。现在应该都是成功的,也都在使用,或者紧急使用的状态。北京所成功地获批注册上市。目前为止,基因蛋白疫苗即将进入到临床状态,我相信基因蛋白疫苗后续也会成功地上市。

记者陈昊冰:您刚才提到当时为了双保险,在最靠谱的技术路线灭活疫苗的路上,武汉所也有所布局,现在处于什么样的情况?是不是未来武汉所的产能也有助于让大家更快打上疫苗?

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两个所疫苗研发的灭活疫苗都成功了。从临床试验、各个方面,基本上是同步的。到目前为止,对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我们已经启动了向国家有关部门递交申请,就是附条件上市的申请,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应该会得到让老百姓期盼的结果。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灭活疫苗年产能达1亿剂

记者陈昊冰:武汉所的产能布局是什么样的?

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武汉只上了一期,还没有上二期工程。北京所的量大,因为上了二期工程。武汉目前为止一期工程,一年也是1亿多剂,可以作为整个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的重要补充。当然后续还有基因工程疫苗,或者叫重组蛋白疫苗,后续会跟上。我们会保证国药中国生物的疫苗满足国内国人的需要。我们也坚决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中国的疫苗研发成功以后,要作为全球公共产品,这个方向我们也在努力迈进。

记者陈昊冰:有没有关于重组蛋白疫苗最新的进展消可以披露?包括它的产能情况?

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目前为止,重组疫苗快要进入临床阶段了,在立案阶段。它的效果可能会更好,量产相对比较容易。它和灭活疫苗不一样,灭活疫苗是活病毒,具有传染性,必须得P3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车间来生产,重组蛋白疫苗不需要。从这个角度,它研发成功以后,会很快实现数量上的倍增。

国药集团4级一把手带头试打疫苗

记者陈昊冰:疫苗最初研发出来的时候,带头打的是很多国药的领导,当时是不是说明对自己的产品非常有信心?

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历史上有神话故事,叫神农尝百草。以身试药这种奉献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来了。疫苗研发出来以后,还没有上临床之前,国药集团连续4级主要领导、一把手都带头以身试药,说明我们干部职工光荣的以身试药的传统,更重要的是我们对自己研发生产出来的产品高度信任和自信。对世界、市场各方面也是一个信号,以实际行动来证明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我认为比什么都强,行胜于言。

国药疫苗最大接种年龄近百岁 3-17岁人群何时能打?

记者陈昊冰:现在推荐的接种年龄是18-59岁,这个年龄段以外的人群什么时候能够接种?

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疫苗的研发,尤其在临床阶段,一般情况下主要集中在18-59岁之间,属于主干人群,也是青壮年。同时开始往60岁以上延伸,另一方面又开始往3-17岁这个年龄群开展临床试验,到目前为止,这些试验我们都做了。

现在,18岁以上的人群,我们的疫苗都可以被批准使用。到目前为止,使用我们的疫苗,最大的年龄已经接近100岁。其中包括一个90多岁的知名老专家、老院士。3-17岁的人群,临床试验各方面的效果,和18-59岁之间的人群基本没有太大的差别。我相信3-17岁,这个阶段的人群也很快进入使用阶段。

病毒变异影响疫苗效果吗?

记者陈昊冰:随着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病毒也在加速变异,所以大家一直在问变异的问题。随着病毒的变异,疫苗还有效吗?未来如果病毒继续变异的话,疫苗会不会持续有效呢?

国药集团董事长 刘敬桢: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这两款疫苗,Ⅲ期临床是我们在世界各地做的,阿联酋、巴林、埃及、约旦、摩洛哥、秘鲁、阿根廷,三大洲7个国家在做,从布局上就基本涵盖了世界各地。参加我们临床试验的,现在的人数已经接近7万人。数量上覆盖面非常广,我们遥遥领先。这7万人,涵盖了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关于病毒变异,前一段说英国的病毒有一些变异。针对变异的情况都在做交叉综合试验,现在的结果充分显示,国药集团这两款疫苗完全能覆盖住病毒变异现在这种程度的。我们的疫苗具有广谱的保护效应和保护力。

紧急!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临床谈判

记者陈昊冰: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个报道,国药集团在阿联酋做Ⅲ期临床试验的一些科研人员回到祖国了,报道里提到带回的Ⅲ期临床数据是带给大家2021年的新年礼物,其实科研人员做海外试验也非常得辛苦,是不是?

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对。应该非常不容易。从4月12日开始,国家批准中国生物的两款疫苗进入国内的Ⅰ、Ⅱ期临床状态。这时候国内逐渐疫情控制住了,Ⅲ期临床试验就没法做下去了。所以从4月份,我们跟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紧急的国际临床谈判,去年已经谈判了200多场,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这个过程非常艰辛、非常难。我们在6月21日,全球第一家获得了阿联酋政府的批准,获批进入Ⅲ期临床的状态。我们的团队7月9日就到了阿联酋,7月15日打下了世界上国际临床Ⅲ期试验的第一针。当时第一针打的试验者,还是阿联酋阿布扎比的卫生部长,说明对我们产品高度信任和大力支持。从7月15日开始,我们Ⅲ期就进入了正式临床状态。经过186天艰辛的过程和努力,才有了去年12月份,阿联酋、巴林以及中国政府对我们疫苗的批准注册上市。

国药新冠灭活疫苗全球使用量最大

记者陈昊冰:国药的灭活疫苗在全世界都非常抢手,现在世界上的哪些国家需求量比较大,需求情况怎么样?

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北京生物所的这款疫苗,在去年年底进入了世界市场,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先后阿联酋政府、巴林政府等,包括最近匈牙利政府,是欧盟第一个给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疫苗进行紧急使用的批准。根据市场的综合评价,国药的疫苗注射的使用量,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接到一例极其严重的现象,比如说死亡,或者是这种病例的出现。说明这么大量的使用,疫苗的安全性非常令人满意。

担风险抗压力:两条疫苗生产线投入50多亿元

陈昊冰记者:国外的疫苗行业发展时间已经很长了,而且形成了寡头竞争的格局。比如说默沙东、辉瑞这样的知名药企,基本上垄断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这次在新冠肺炎疫情当中,中国的企业,像国药这样的带头企业,一直是处在世界的第一方阵位置上。背后是什么原因?

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中国生物所属的八大研究单位,八大院所,具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我们具有深厚的基础。不单单人才、设备、经验、能力,它是个综合的系统,包括整个系统全产业链的优势,这是硬碰硬的实力所在,是核心或者说是根本。

在疫情暴发以后,突出体现我们举国体制的优势。国家各部委都大力支持,比如说审评审批,研发由过去的串联变成并联,国家相关部门的审评审批,也是串联改为并联,甚至和我们同步。过去5-10年一支疫苗才能成功上市。去年我们的疫苗不到一年,就顺利成功地注册上市。还有科研人员的拼搏精神。包括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所长王辉同志,去年春节期间在病毒室做病毒分离,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比如说中国生物的董事长杨晓明同志,几次走路,整个人就瘫在那了。大家承担的压力、责任和整个状态,就崩溃了,这种现象和事例比比皆是。

其他方面,我们投入巨大。北京和武汉这两条生产线上,我们投入了50多亿元的巨资,这些我们承担了很大的责任、风险。因为当时投资没有产生效益,压力非常大的。但整个决策系统,我们集团自身从上到下,大家比较坚定,意见也总体一致的,加大投入。为什么?我们是国家队,是主力军,在保障国家生物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方面,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医药行业迎契机!重点看好生物制品、医疗器械、中医药等领域

陈昊冰记者: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阴霾还没有散去,但很多中国人对于疫苗行业的信心增加了不少,对于这个行业来说,是不是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医药行业,包括生物制品行业或者是疫苗行业,化药、中药都带来了发展的契机。

这次疫情期间,中医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轻症感染这方面,获得了很好的评价。包括国药集团旗下的中国中药公司,生产的化湿败毒颗粒和“肺炎1号方”也获得了市场各个方面高度认可。包括在医疗器械方面,在整个疫情防控过程中,这些防疫物资,口罩、防护服、呼吸机、人工肺等一系列的医药和医疗器械行业,会带来发展推动力。中国现在也在推进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有大的战略和政策的背景,医药行业,包括生物制药、中药、医疗器械都会有比较大的发展。

科研攻关,解决医药领域“卡脖子”难题

记者陈昊冰:之前很多人打疫苗的意识不是很强,像2019年流感疫苗只有2%的覆盖人群,但去年有一些变化,很多报道说流感疫苗供不应求,在您看来,哪些领域要重点布局?未来是可能有机会的?

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对国药集团来讲,我们是全产业链的公司,涵盖了生命健康全周期。业态上也很多,医药研发、医药制造、医药商贸流通,包括医疗救治,我们还有151家医疗机构。

这几个方向以外,我们还在医养、康养、大健康,包括医疗美容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重点布局。当然重点在医药的研发、医药的工业制造这两个方面。医药研发和制造,也涵盖了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以及中医药,我们都进行了全面布局。核心是科研攻关、科技研发,解决这种卡脖子的技术。同时在医疗器械,包括医疗器械的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方面,也是我们下一步着力推进的一个方向。

“四梁八柱、百强万亿”!

用实力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记者陈昊冰: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您给国药定了什么样的目标?今年有什么样的重点任务?

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国药集团作为中央企业里唯一一家以生命健康、医药健康为主业的中央企业,我们承担了国家队、主力军的作用。同时我们企业核心的宗旨和理念就是“关爱生命,呵护健康”。所以我们“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国药集团要全力实施“四梁八柱、百强万亿”创新驱动型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全生态圈总体发展战略。实现我们到“十四五”末,进入世界500强里的百强行列,同时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要达到或者超过万亿的水平。打造旗舰性的企业,用我们的实力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记者陈昊冰:去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国经济也乘风破浪取得了正增长,成绩的取得非常来之不易。今年如果用三个关键词给中国经济写下寄语,你会说哪三个词?

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第一个是“新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第二个关键词我认为是“深化改革”。国务院国资委也出台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我们在改革上要深化,在发展上深耕,在市场上全力拓展。第三,我认为可能还是“科技创新”,我们自己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定的也是“四梁八柱、百强万亿”创新驱动型的发展规划,把科技研发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

打赢四场战役

国药集团去年营收利润创历史最好水平

记者陈昊冰:您自己去年的感受是什么样?

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去年这一年没白天没黑夜。春节期间没在家吃一顿饭,很多时候都是连夜在那,真是战时状态作战指挥。

记者陈昊冰:2020年整个国药集团都是在加速度的奔跑状态,也出了很多救命的产品,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在去年一年的抗疫斗争中,国药集团全员动员、全线出击、全域作战、全力以赴。为什么这么说?从武汉封城之前,在医用物资的保障方面,我们就开始了全线进军。当时是口罩、防护服等一系列的药品、医疗器械,全国的保供责任都在我们身上。所以我们在2020年1月22日,集团党委会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以及中央医药物资储备应急供应总指挥部,全系统全面进入了战时状态。无论是在医药保供、医药产品、疫苗等的生产研制,以及医疗救治、综合服务保障、国际采购和国际供应方面,我们是全线在努力,全线在奋斗,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去年我们打了四场战役。第一仗医用物资保障的突击战,我们保全国,尤其是保湖北和武汉主战场。前线医生护士是战士,我们干的就是提供“武器装备、粮草弹药”。当时的压力特别大,但是我们打赢了这场医用医疗物资的保供突击战。

第二仗是科研攻关的攻坚战。在各个方面、领域研发生产,比如说化药、生物制药、中医药,我们都打响了攻坚战,实现了10个全球率先。像免疫球蛋白,唯一的治疗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的特效药。相当于武汉最后的上千例重症收尾,最后全用的康复者血浆。后期我们在康复者血浆基础上快速研发攻关,研制成功新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这是救治,预防就是疫苗。同时在前期的诊断方面,上海捷诺生物公司研发的产品,世界上第一个核酸诊断检测试剂盒。现在已经研发出半个小时之内,可便携式的核酸诊断试剂盒。英国的希思罗机场、曼彻斯特机场现在大量使用。

第三场战役是资源调配、统筹协调的协同战。

第四场战役,打赢了经营发展的保卫战。我们去年压力非常大。上半年经营数字,比如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都腰斩。但是我们下半年不懈努力,去年年底营业收入实现了超过了5000亿元大关,达到了5328亿的历史最好水平。利润总额也超过200亿元,接近300亿元。实现了疫情防控和经营发展的双胜利和双丰收。去年我们打赢了4场战役,这个过程非常痛苦、非常艰难。全系统20万干部职工付出了艰辛努力和心血,当然心血没有白费,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信息来源: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