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感知学院竭诚邀请全球英才
海外优青|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感知学院竭诚邀请全球英才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为教育部直属、上海市共建的全国双一流大学。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

自动化与感知学院
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感知学院秉持开放进取的姿态,坚持人才强院主战略,积极对接国家和上海市人才政策,加快构筑人才高地。以“服务国家、打造一流”为内涵,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为支撑,引育并举,形成了一支学术能力突出、专业技术卓越、国际影响引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83人(正高级职称教师59人),其中IEEE Fellow 4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18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29人次(近两年,6人入选海外优青),各类省部级人才计划88人次。
学院建设"控制科学与工程"(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首轮"双一流"建设学科)与"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共同肇始于1958年,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两大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凝聚了我国无线电与水声工程泰斗朱物华院士、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奠基人张钟俊院士等学界先驱的卓越贡献。学院注重原创性交叉性基础研究,瞄准国际学术前沿,紧密围绕国家需求,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承担并完成了一大批重大科研任务,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展现出强大的科学研究和卓越育人实力。
学院参与建设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航空电子综合与体系集成全国重点实验室、海底科学与划界全国重点实验室、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科技部纳米技术及应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科研教学平台,同时拥有“系统控制与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自主无人系统”教育部协同创新平台、“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工业网络系统感知与控制”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工业智能管控”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诊疗仪器”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肥国家实验室连续变量光纤量子通信研究室等1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专业领域
欢迎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人工智能、光学工程、应用物理学、生物医学工程、数学、机械、光学等相关专业的青年学者加入。
招聘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向:
工业网络系统感知与控制
复杂系统的控制与优化
自主智能无人系统
智能机器人
智能定位与北斗导航技术
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检测
医疗机器人与先进诊疗系统
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及与量子传感/量子通信/纳米工程材料/蛋白质结构预测/复杂网络系统动力学等前沿交叉领域
以下两个方向的研究人员将优先推荐进入相应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工作:
深海探测与信息处理
航空电子技术
项目简介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置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申请条件
01
基本要求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02
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政策扶持
项目通过评审,待遇如下:
1、聘任为长聘教轨副教授(在海外已任长聘教职者可申请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优先安排博士生招生指标
2、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享受学校政策支持的安家费、购房补贴,另享受院系规定的高水平科研教学奖励等其他收入
3、除享受国家提供的人民币100-300万元科研经费外,另按照学校及学院政策配套科研经费
4、支持人才的多元化发展,可以选择加入已有科研团队,或自行组建科研团队,或独立进行科学研究
5、支持人才的交叉发展,支持通过灵活的模式与学院内各学科、校内各新型研究院、研究中心等开展合作
6、依托13家附属医院的丰富医疗资源,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7、按照学校相关政策,协助安排配偶工作,为子女入学交大附属幼儿园、小学、中学提供便利,享受优质的基础教育
8、按照学校相关政策,提供全装修的过渡性人才公寓、设施齐全,拎包入住
9、特别优秀者,一人一议
申请指南
您需要准备:
1.个人简历一份;
2.推荐信2-3封(如有);
3.代表性成果(论文、专利、应用成果3-5项)
自动化与感知学院
诚邀您共创未来
我要收藏
点个赞吧
平台转发数:2次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