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戴海峰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专项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评议会顺利召开
【ZiDongHua 之“汽车产业链”收录关键词:同济大学 燃料电池系统 新能源 】
我院戴海峰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专项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评议会顺利召开

2025年5月14日,由同济大学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专项“燃料电池系统多维参量在线监测与多域状态调控技术”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评议会在我校嘉定校区济人楼210顺利召开。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福州大学教授张久俊,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张立军,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教授赵治国,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屈治国,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崔天宇,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教授王丽芳,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理事长贡俊,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研究员邓呈维,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裴冯来,中天恒信(北京)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副所长、高级会计师刘明华,项目负责人、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戴海峰,各课题负责人及参与单位的30余名课题骨干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赵治国主持,张立军致开幕词并为与会专家颁发聘书。

会上,戴海峰对项目的基本情况、总体目标、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进行了介绍,各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课题实施方案。

与会专家组对项目及各课题的总体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建议在后续项目执行过程中加强各课题间技术对接,对燃料电池故障来源、衰减机理和维护机理做进一步深度研究,并及时推进各项研究工作。专家组一致认为“燃料电池系统多维参量在线监测与多域状态调控技术”项目及各课题目标准确、研究内容新颖、技术路线清晰、考核指标明确、进度计划合理,总体安排符合任务书要求,同意通过项目及各课题实施方案论证。
本项目“燃料电池系统多维参量在线监测与多域状态调控技术”于2024年12月获批,由同济大学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上海捷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等五家单位共同承担。项目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燃料电池多维参量在线监测、内部多域状态演变及智能优化调控技术研究,解决复杂运行工况下燃料电池内部质、热、电状态易偏离理想区域引起的寿命缩短问题,为多场景燃料电池系统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我要收藏
点个赞吧
转发分享
评论排行